收藏文轩网

您好,欢迎光临文轩网!

帮助中心
配送时间
支付方式
我要退换货
投诉中心
文轩客服
订单查询
发票制度
购书卡
我的文轩
我的订单
我的收藏
我的咨询
我的评价
文轩网
你现在的位置: 文轩网 > 图书 > 文学 > 名家作品及欣赏 > 外国 > 情人1942

商品信息

情人1942
情人1942
文轩价:¥15
定价:¥26

评分:
11人)
评论数:2人

购买 收藏

第一个评论者

commentators name
游客

用户评分:5星(共11人参与)

  • 11
  • 0
  • 0
  • 0
  • 0

  今天刚刚在华润超市买了这本书,在书架上看着封面就特别舒服、漂亮。回家躺在床上看了将*三分之一,马上情绪就不对了——本来兴高采烈地逛街回来,结果不知不觉变得哀伤起来。这是一本感人的小说, 尽管作者写得那么平淡。对了,很像张爱玲的风格,真的很像。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2009-12-17
及城之将倾

  在生死存亡的时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威尔守着国家的尊严,特露迪守着自己的爱情和生命,没有所谓的背叛,都只是想追求自己要的生活。这是简单质朴的*莱尔一次出乎意料的理解。  及城之将倾,牵手或者放手,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可能看到的推荐写得太好,真看到书的时候,会因为期望过高,而有些失望。  匆匆翻完,战争题材里比较典型的题材,人物,主要是一个懦夫,一个阴谋家,一个傻女人,然后是一群懦夫,一群阴谋家,一群傻瓜。不过,谁有是聪明的呢?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初接触这本书,是被它内敛而优雅的封面所吸引,随着阅读的深入,心灵逐渐沉浸而波动,感人的爱情纠葛,像午后的钢琴曲,婉转而直击内心,一下一下将沉睡的记忆,曾经的爱恋敲打出来,美好而惆怅......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结局的身世之谜稍显落俗。  对沦陷时期香港非华人所遭受的对待和心理状态描写得*细腻,*次了解到历史中的这段细节,这是全书*亮眼之处。  大费周章地用两个配角的故事来描绘女主角,有如看三维立体画,跳出表面才能看到作者真正要讲述的人和故事,*巧妙的安排。  一说到香港、沦陷、及爱情,总觉得走不出张爱玲的影子。  相信不久便会被改编成电影。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如果你看过小说《倾城之恋》,你可能还在庆幸爱情有时源于突发事故的偶然成全,如果你看过电影《美丽人生》,你可能能还在陶醉于人性的光辉所给予伴侣的温暖。  没有经过撕心裂肺的痛苦的,你不会真正了解快乐,没有看到爱情的香消玉殒的,你也不会体会爱情的珍贵美好。我想这样的道理大家不难理解。  可是,这样的道理被人付诸于文字的描摹,付诸于语言的想象,付诸于二战期间的香港,恋人在狂欢和派对后的绯红脸颊倒映于*的烟异国陌生人的相互扶持、面容丑陋的忠诚仆人……文笔是细腻而活泼的,情节是紧张带有悬疑和破坏力的,人格是撕裂的,时空是在10年间跳跃的,结尾是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的……  我们是不是要怨恨,怨恨作者的残忍,怨恨战争的无情,怨恨小东洋的人性泯灭?怨恨友人的轻诺寡信,怨恨情人的始乱终弃,还是怨恨缘分10年后再次到来又匆匆离去?  是的,这就是你不能错过的原因。  另外,说说几个我阅读中印象深刻的细节:1、纳粹集中营有一道菜,让大家大快朵颐,和香蕉有关,猜猜是什么?是炒香蕉皮。  2、男主人公问来探视的女主人公,外面的战时新闻,女主人公首先回答的不是战局,不是米价,不是霍乱和满*的硝烟,而是好莱坞的一个演员坠机了。然后回答的,也不是那些东东。  3、小日本把三个隐藏食物的平民拉出去痛打(其中一人可能隐藏了食物),*后只放回来一个,回来的遍体鳞伤的没几分钟就死了——这就日本人的目的,让他给大家带给信儿,藏食物是活不了的。  4、战争结束10年后,男主人的家里,墙上是空的,从来不关门,不锁门,生活对他来说就是一张白纸,一张揉皱了撕碎了,又重新拼凑起来的白纸。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看这本书的时候,小小的震撼了。因为很久没有让我觉得感动的爱,再次出现了。  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爱,对方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但往往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去爱。  特露迪,这个敢爱敢恨的女人,让我钦佩,因为她的坦率,因为她的真实。  在战火硝烟里,爱情是件*品。注定那个年代的很多爱情将无疾而终,**让人无法忍受的就是深爱的人永远的逝去了,留下自己孤独的活在记忆里,美好的记忆,无法忘却,在另一个人身上永远都无法获得的记忆,这是多么深的*磨。  书中对战争的描写十分残酷,让我们深刻感受,活在当下,享受生活,学会爱与被爱,学会容纳,学会付出,学会长大。  在崎岖的路上日复一日的开始成熟。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初的*初是因为封面。淡雅而温馨。脖颈的曲线有种干净淡然的美。仿佛很安静却又有些寂寂的不甘心似的绿色裙衣,仿佛有种淡淡的馨香就那么透了出来。她背对着我们,安静淡然的坐着。于是我们知道,优雅是寡语才能营造出的安恬的淡淡错觉的瞬间。  捧起来*行开始是关于一只赫伦兔子是怎么阴错阳差掉进了她的皮包。于是我们知道,她是钢琴教师,出现在1942之后十年的香港,羞怯,不谙世事---*莱尔,一朵英国玫瑰。  文笔的调调有一种细腻的淡定,画面感极强却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读完了掩卷叹息良久才得知,这架构在我们国人都不熟悉的一段香港历史之上的故事,竟是诞生自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韩国女性笔下,这一本行文流畅的小说竟还是她的处女作。我委实的是有些惊讶。印象里韩国的小说一直是语焉不详且冗长拖沓或只是对话,表情,再对话。。。。。。李允卿带给我们的这本书,却是难能可贵的干净清新,于不动声色中直捣人心---一反韩国小说给我的一贯印象,倒像是我印象中的英国小说,流畅,不动声色。  当即买下回去细读。以为会是一个《面纱》或《走出非洲》似的关于无感情的丈夫和情人的故事,然而我发现,我错了。不动声色的优雅华丽的日常生活中,惨痛纷沓而至。。。  这段历史也不是没人写过的---张爱玲,《倾城之恋》。还是那个香港,还是那场战争。同一场战争成全了白流苏嫁了范柳原,却成了《情人1942》里男主人公威尔的不堪回首心自成灰的惨痛往昔。不是因为他在众多的死亡中幸存,不是因为他在食物匮乏和疾病肆虐中逃脱,不是因为他在日本人为外国侨民设置的所谓“集中营”中和众人一起的饱尝人间痛苦,而是,全是因为她,一个女人,一个不同于众的,让他在明知她死去后十年仍然一直不锁门想着等她回来的女人---我在读到她的时候满脑子只有一个词:无与伦比。是的,一个无与伦比的女人,特鲁迪。葡华混血儿,骄傲不羁,美丽迷人,出尘脱凡。  而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她,也有一颗会被伤害的心呢?  为了活下去,人们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而那些不同的选择,又会导致什么样不同的结果。。。战争,乱世,没有英雄,也没有能被拯救的美人。于是,故事只能终场。  我暗笑了一下,到底是韩国女人,写出的爱情总是那样揪心,而这一个不只是爱情故事的爱情故事,揪心的荡气回肠。  这些,与*莱尔无关。她出现在他永远的失去她之后的十年。内心不安,对未来茫然而孤独。而她与这一切,又息息相关,因为,她爱上了这个被一个消失了的女人蛀成一副没有心的空壳的苍凉男人。她并不认为她是他的救赎,而其他人却都这样认为。  一个下午茶的邀约。一个称不上熟识的老小姐的叙述,她拼上了一副残破旧拼图的倒数*二片,拼起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女人,一帧华丽的坠向死亡的爱情。  个人认为*的译名比起其他版本的书名来简直要好很多---在香港它叫《战火琴声》,英文原名.个人认为,《情人1942》甚至强过了原名。  作者似乎隐隐在讲过去与现在,痛苦与光明,*莱尔似乎就是救赎---*莱尔,意为光明,但是威尔是不能拯救的,因为他甘心被过去的黑暗吞噬,他无法走出来。他沉迷于一遍遍重温她的一颦一笑,不能自拔。。。但是,因为*莱尔,她在他的梦里不再是追问,而是宽恕。他得到了他所向往的救赎,却也正因为此,*莱尔永远的失去了他。*莱尔决心开始新的生活,自己的人生,不再恐惧。过去的故事*后的一片拼图她也拼了起来,特鲁迪的孩子,原来她一直是熟悉的。。。。。。她远远的离开,不去管身后是否会挂起新的风暴。她向人群走去,相信自己会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因为特鲁迪塑造的如此夺目,*莱尔似乎根本无法与之媲美争锋。没有直译做《钢琴教师》真实明智的译笔。是的,一切都在1942,在威尔与特鲁迪。正如封面上的那句---------  在此之前没有战争,在此之后没有爱情。  1942已然不再,特鲁迪甚至真的不能算是值得所有人去缅怀的“好”女人。但,在1942,她遇见了他,她存在过,爱过,失去过一切而后又奔忙到几乎崩溃,疯狂过,孤立无援过,被所有人抛弃---谁能想到她的心,也不过只是一颗跳动的会被伤的血肉之躯呢?1942,直至微笑着优雅的消失。。。一切只在1942。。。。。。此前,没有战争,此后,没有爱情。  而我们读来,只是不知何处发泄的慨叹和不尽的余韵。。。顺便说一句,掩起书那一刻是午夜时分,我的感觉就和那天大家一起去看《南京南京》之后一样。。。。。。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沉默,只是感觉余韵不*。。。。。。  1942.在此之前没有战争,在此之后没有爱情。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文/张小意  我翻译的《情人1942》,原名钢琴教师。简体中文版更名《情人1942》。  让我们先从*简单的结构来理解这个故事。  1941年的香港。威尔,一个中产阶级英国男人,特露迪,一个上流社会的中国姑娘,因为混血而既不被中国人接受,也为欧洲人所不容。*段爱情经历了日军占领香港时期的大时代考验,以失败而告终。  1952年的香港。*莱尔,一个英国贫民出身的姑娘,再次遇见这个战后余生的英国男人。这个时期,日本早已占败,英国再次获得了优越感。*二段爱情则主要描述上流社会的中国人对英国贫民的震撼,以及纯洁的私人爱情遭遇人性的群体阴影。  两段故事的开始,人物构造都是清晰的,甚至有足够的背景,借以解释性格的形成。  威尔从小的历史就是不太缺钱,但跟随父母流浪于*各地,虽然具有宽容慷慨等中产阶级的道德优越感,却从来没有培养出归属感和生存的紧迫感。  特露迪则是太不缺钱,挥霍成性,但自幼失去母亲,温情缺失。混血的身份和对母亲的记忆,让她继承了葡萄牙母亲无法融合于中国大家庭的压抑和不适,继尔用叛逆来抵抗无法得到的关怀以及认同,表面是张牙舞爪的强大,内心却*脆弱。  *莱尔生于物质匮乏的家庭和年代,拥有的是平民的传统生活观念和对物质生活的*渴望,以及正在扩张的大英帝国的傲慢。  正是这些性格,形成了这样的故事。威尔与众人都不屑的特露迪能够恋爱,源于他额外的宽容和没有归属感,*终却因为道德优越感,无法面对处于生存危机的特露迪为了生存所做的妥协。而在失去特露迪之后,继续因为道德优越感,无法面对自己竟然在战争时期背叛了爱人,从此再也不能重新开始生活。  *莱尔呢,英国人的傲慢被中国上流社会的物质生活打倒,又遇见一个永远不能开始新生活的男人,继承来的传统生活观念再受巨挫,于是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结局于是如此注定——与人与钱,都分道扬镳,各自成长。  关于人物的铺垫,即使是并不那么重要的人物,也做了一些类似的铺垫。如自幼六指的多米,因自己的异于常人而自卑敏感,少年时期的性错误加剧了他的自怨自艾,对他人的仇视,一生都没能自拔。小店员出身的蕾吉娜,嫁了富豪之后,为了掩饰自己的卑微,比上流社会出身的人都更加庄严和苛刻。就连日本侵略军的官员大坪,也是做了些铺垫的:农民出身,只接受过军国主义教育和温柔的母爱,理想不过是回家给妈妈盖个庄园——因此视野短浅,举止粗暴,内心冷酷,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这些人物的形成,有不少精彩的细节,如*莱尔半夜爬起来数自己偷来的宝贝,为了不惊醒丈夫,先击掌吵他一下再看反应——而这是母亲在长期的婚姻生活得出的小伎俩。而威尔发现*莱尔偷窃,*个反应并没有愤怒、惊讶,而是来了一句见怪不怪的“小心点。”  正如该书的推荐者,韩国作家李昌钰所言:“很少见到这样一本处女作,既是消遣读物,又相当成熟。”此言不虚的。外加,作者李允卿本人长期任职时尚杂志,大约对时尚生活和商业电影都算的上了如指掌,所以,这篇小说在有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文学观念之后,又融化了足够的*元素——再引李昌钰的话,“在日军占领期间的严酷考验中,香港上流社会的财富、阴谋、爱情、背叛,东西方的相互影响,以及融合中的冲突。”  自然也有不足。我作为译者,也许看得会比一般读者更加清晰。  比如,作者理解了正常人物的情感和挣扎,却无法理解*利是图,全无道德可言的人,因此在小说中设置的“恶人”角色——埃德温娜和维*托,因为毫无优点,实在找不到令人同情之处,所以额外的单薄,毫无说服力。也许作者自己在描写他们的存在时,也已经陷入了自己设置的困惑:怎么活活一个人,竟然能没有人性?  连恶都没有的人,就更难办了。  维*托的妻子梅洛蒂就是这么一个干脆连性格都没有的角色。大家都看的出作者的初衷是想说,原本是个不错的人,自从嫁了维*托之后生活压抑却不得不忍辱负重,可惜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却不是个活生生的人,只是还算好用的工具罢了——有孩子需要找人收养,梅洛蒂就恰好流产;有人要揭露她丈夫的丑恶,梅洛蒂就赶紧说一堆空话来救场;贫民姑娘*莱尔一定得受不了物质诱惑,那么富有的梅洛蒂就充当物资丰富的失主。  鉴于这几个“恶人”的苍白,因此善恶冲突也就苍白了起来,不得不用大量的外化冲突,比如语言和争吵来制造人为的曲*。  而想描写重大事件的压力之时,作者也显出了笨拙——也许她确实查过足够的资料,掌握了一些能表现人性扭曲的细节,却无法感到全局,不能时时找到巨大压力下的窒息感,因此事件铺陈不够有力,在细微的感受描述时,又不得不一个劲地煸情,以免读者感觉不到她想表达的压力——我相信,这是作者对自己的不自信,而不是对读者感受力的怀疑。  我以为,相比大部分年轻作家,李允卿的优点就是,敏锐的细节感受力和故事构成能力,过人的商业意识,以及一个相对成熟的作家才可能具备的,对人性的洞察以及理解力,已自成体系的文学素养。但是,这些问题还是暴露了一个新作家在人物和关系处理上,必然的力不从心。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1 - 9 9 1
  第一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