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超个人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札记

企业采购书卡请拔打028-83157469,团购书目请拨打19113427458(法定工作日9:00-17:00)

定  价 :
¥ 58.00
文 轩 价 :
¥32.50 (5.6折)
库  存 :
现在有货
作  者 :
(美)肯·威尔伯胡因梦
所属分类 :
图书 > 生活艺术 > 美食/旅游 > 旅游
促销活动 :
❤老客户回馈,积分换礼券,购书更实惠
❤图书订单满39元包邮,不足收取运费6元(新疆西藏运费每单20元)
详情 >>
购买数量 :
- + 此商品已售出 148
立即购买
服  务 :
由"文轩网"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正品低价| 闪电发货|货到付款| 高效退换货
  • 作 者: (美)肯·威尔伯胡因梦
  • 出版社: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8-01
  • 开 本:16开
  • 页 数:361
  • 印刷时间:2010-08-01
  • 字 数:270000.0
  • 装 帧:平装
  • 语  种:语种
  • 版 次:1
  • 印 次:1
  • I S B N:9787807093343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作者简介

    肯·威尔伯(1949-)目前被公认为是“后人本心理学”的最重要的思想家、理论家和发言人,其影响已经跨越了心理学领域,波及哲学和神学领域。
    由于肯·威尔伯在意识领域的研究极富基础性和开创性,他甚至获得了“意识领域的爱因斯坦”的美誉。作为心理学家,有评论认为他在整合西方心理学和东方智慧方面已经超过了荣格。
    肯·威尔伯23岁时发表《意识层次图》,此后著述不断,迄今已有20余部著作。他的作品被翻译到20个国家,名列美国同类作家之首,被称为美国“最畅销的学术类著作作家”。其主要著作有:《没有疆界》,《阿特曼计划》,《来自伊甸园》,《眼对眼》,《恩宠和勇气》,《性,生态和灵性》,《科学与宗教》,《一味》,《整合心理学》。

精彩内容

    5月25日,星期日,博尔德
         又举办了一次那洛巴读书会。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包括“慈悲”和“愚蠢的慈悲”有何不同,“前”与“超”的谬误,冥想和神经官能症的差异,以及提出整合观点时引起的某些理论者的愤怒……以下是其中的片断:
         学生:有一回我和其他同学讨论整合学的观点,他们认为我是在批评,一点都不慈悲,我却不认为如此。
         威尔伯:在灵修圈子里,这大概是最令人困惑的议题了。基本上,大部分的问题都源自人们混淆了慈悲和愚蠢的慈悲,创巴仁波切曾在这两个名相上作了重要的区分。在我们这个国家里,尤其是新时代的圈子,流行着一种温吞的平等主义与圆滑的自以为是。他们声称没有任何一个观点比其他的观点更好,因此所有的观点都应该平等视之,这样才能显现丰富的多元性。如果我们不作任何好坏的论断,我们就能彰显真正的慈悲。换句话说,一般人都以为慈悲和批判是二元对立的。
         但是你知道吗?这个观点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从某一方面来看,这个观点声称所有的观点都是丰富的、多元化的展现,因此每一个观点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一个观点比其他的观点更好;从另一方面来看,它强烈地暗示自己的观点是超越其他选择的,因此这个“慈悲”的观点虽然声称没有任何一个观点比其他的观点更好,其实它是在暗示,这个世界不该有任何观点超越其他的观点,除了它自己之外。此乃以某种阶层来否定所有的阶层,以某种批判来否定所有的批判,因此它的意图虽然良善,但还是一种伪善,因为它强烈地谴责了其他所有的人。
         伪善与真正的慈悲毫无关系,那只是一种愚蠢的慈悲。愚蠢的慈悲以为自己是在行善,其实是非常残酷的。如果你有一位酗酒的朋友,你知道再多喝一杯酒会令他丧命,而这时他却向你讨酒喝,那么真正的慈悲是否意味着你该把酒拿给他?毕竟,给别人想要的东西是一种善行,不是吗?你怎么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的身上,你算是老几啊?所以把酒给他喝就是彰显慈悲,对不对?不对!
         真正的慈悲是包含着智慧的,而批判的出发点是关怀与关切。你应该说某些事是好的,某些事是不好的,我的行动是从智慧和关怀出发的。送一箱威士忌给严重的酗酒者,只因为他需要,而你也想行善,这样的行为根本就不是善行。那是一种愚蠢的慈悲,并非真正的慈悲。
         禅把这两者区分为“祖母禅”与“正宗禅”(译注:即禅宗传统所称的“老婆禅”和“祖师禅”)。为了从轮回之梦中醒来,自我必须被好好修理一番,否则,你将继续玩你最拿手的把戏。然而“祖母禅”绝不会带给你挑战,为了行善,“祖母禅”会如你所愿地,让你晚一点起床或允许你早一点结束静坐,任由你沉溺于自我之中。“正宗禅”则会拿出一条长长的香板,对着你大声吼叫,你的骨头可能会被打断,你的自我可能被粉碎。真正的慈悲作风可能是踢你的屁股,辱骂你,令你十分不悦。如果你没有准备好接受这种火炼,那么你就去新时代的圈子里找一位轻松而又和蔼、永远面带微笑、总是轻言细语的老师,然后学着运用充满灵性的辞藻,替自己的自我加上新的标签。我的朋友,你千万别靠近那些真正慈悲的人,因为他们会让你尝到油炸屁股的滋味。大部分人所说的“慈悲”其实是:请对我的自我好一点。然而你的自我就是你优选的敌人,善待你的自我其实是不慈悲的。
         目前你和我都不是彻悟的大师,我们不可能永远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慈悲,什么不是。所以我们必须开始学习给予真正的慈悲,而不是愚蠢的慈悲。我们必须学会作定性区分,这是一种涉及不同层次价值观的等级判断。如果你不喜欢阶层等级,没问题,这就是“你的”阶层等级——你对于无阶层的评价,超过你对于阶层的评价。对我而言,只要你能诚实地替自己的行为冠上正确的标签,一切都没什么问题。如果你不喜欢把价值观分成各种层次,没问题,这就是你的分层次的价值观——你认为无层次之分比有层次之分更高——这也是一种阶层区分。其实阶层区分在价值观上是无可避免的,因此你至少该清醒地、诚实地、光明正大地做这件事,而不要以伪善的态度声称自己是“毫无批判性的”,毫无批判性其实就是优选的批判。
         学生:无拣择的觉察不是毫无批判的吗?
         威尔伯:无拣择的觉察就是接受每一样升起的事物,包括批判与不批判在内。你知道吗?不批判本身其实是一种二选一的拣择,因此它和无拣择的觉察是截然不同的。无拣择的觉察就像一面明镜,它毫不费力地映照着一切升起的事物,它不会选择不批判而排斥批判。
         无拣择的觉察指的就是佛家所谓的“毕竟空”或“绝对菩提心”;批判指的则是相对菩提心或慈悲心——这里指的是真正的慈悲心,而不是愚蠢的慈悲心。真正的慈悲心是从智慧中产生批判,因此不论从绝对或相对的角度来看,“不批判”都不是明智的立足点。处在绝对菩提心中,我们安住于毕竟空,而毕竟空根本不关心我们是否在批判,因为批判与不批判都平等地从空中升起;处在相对菩提心中,我们从智慧与慈悲产生批判,也就是说,我们的批判是奠基于定性区分、不同层次的价值观和深度之上的。
         因此当你听到有人说他们是“无阶层之分的”和“不批判”的时候,你应该赶快逃跑!我们需要学习清醒的定性区分,我们需要奠基在不同深度上的批判。愚蠢的慈悲几乎将整个灵修领域摧毁,而且无法产生真实的灵性上的进展。
         学生:只因为我作了定性批判,这些人就对我大肆抨击,他们才是假装神圣……
         威尔伯:你知道吗?定性批判和言语可憎是截然不同的。我建议你,每当你碰到这种情况时,要先检查一下自己的态度与动机。我们也不该假装诚实,认为自己才是真慈悲,而那些笨蛋只有愚蠢的慈悲。我们很可能会落人这种陷阱,我知道我自己就是这样。当批判失去了善巧,就变成了言语可憎,因此要注意这点。但你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是,因为提到了整合观点的重要性而遭到打击。
         学生:是的。
         威尔伯: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你强求别人扩大他们的观点,能扩大到百分之五以上的人可能都不多,这时如果你还想塞给他们一个更大的画面,他们可能会立刻把自己封闭起来,甚至会光火,然后就会开始给你扣帽子——缺乏慈悲心啦,骄傲啦,等等。如果你还不罢休,那就是你的问题了。也许你的自我很享受这种把东西硬塞进人们喉咙里的滋味,我就曾经干过这种事,结果是一点帮助也没有。假设你真的想帮忙——真慈悲——那么就不要放太多的食物在汤匙里,对不对?
         此外你必须记得信念系统不只是信念而已,它们还是自我的居所或自我紧缩的家园。即使是整合的信念系统,譬如“生命之网理论”,也一向是自我的居所。信念只是一种心智的活动,如果超越心智的东西没有被发现,那么所有的心智建构都是顽固的自我居所。当你向任何一个信念系统挑战时,自我就会经验到死亡的威胁,继而引发所有的求生本能。所以你不只是在探讨一个理论的真伪,甚至还涉及了生死存亡的挣扎。当我们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是一只无处可逃的老鼠,包括我们自己心中和别人心中的那只老鼠,因此要十分小心。
         学生:为什么愚蠢的慈悲这么受欢迎?
         威尔伯:因为它不会威胁到任何东西。它会在这么多的灵修圈子里猖獗地盛行,是因为自我基本上不喜欢任何挑战。它要的是“祖母禅”。人们宁愿花一大笔钱去参加那些助长自我的周末工作坊,因为他们可以学到一些新的观念,然后称之为灵修,接着又把这些观念输入生命的幻化之网,以为凭着这些观念,就可以进入终极的合一境界。美国的灵修书籍拥有巨大的市场,人们买这些书的优选动力是:婴儿潮时代的人希望别人能告诉他们,自我就是“神”,而他们的自我紧缩就是“神性”。于是自我紧缩从此被冠上了“神圣”的标签,而“祖母禅”只是面带微笑地看着这一切。
         但我不认为这些途径都是坏的或恶意的,我只是认为他们有一点头脑不清罢了。我想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一张完整的宇宙地图,他们在高尚的寻道过程中稍微走偏了一些,所以我希望能有一个更具整合性的观点,来帮助他们厘清困惑。
         学生:为什么整合观点会威胁到这么多人?
         威尔伯:因为整合观点一向要求人们将自己的信念扩大,并且要远超过百分之五,很少有人愿意这么做。
         学生:他们所投射出来的愤怒令我十分惊讶。
         威尔伯:那确实是很不幸的事。我曾经以为如果指出方法A、方法B和方法C都是同样重要的,人们会因此对你大表感激,但事实上A、B、C三组人都被你激怒了,因为你明白表示他们的领域并不是专享重要的领域。如果你声称弗洛伊德、皮亚杰与佛陀在意识的理解上是同等重要的,佛教徒就会说你为什么鄙视佛教,如果你明白表示粗钝次元的大自然、精微次元的灵魂和超验次元的灵性都很重要,生态学者就会质疑你为什么憎恨大自然。
         当然我必须补充一句,某些人可能会因为整合观点是错的而产生负面的反应。我的意思是,我们这些相信整合观点的人也可能是错的,因此那些清醒而又理性的人才会产生负面反应。我们必须永远记住这个可能性:当人们受到威胁时,我们并不一定是对的,而他们就是错的,事实可能刚好相反。
         P97-101    5月25日,星期日,博尔德
         又举办了一次那洛巴读书会。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包括“慈悲”和“愚蠢的慈悲”有何不同,“前”与“超”的谬误,冥想和神经官能症的差异,以及提出整合观点时引起的某些理论者的愤怒……以下是其中的片断:
         学生:有一回我和其他同学讨论整合学的观点,他们认为我是在批评,一点都不慈悲,我却不认为如此。
         威尔伯:在灵修圈子里,这大概是最令人困惑的议题了。基本上,大部分的问题都源自人们混淆了慈悲和愚蠢的慈悲,创巴仁波切曾在这两个名相上作了重要的区分。在我们这个国家里,尤其是新时代的圈子,流行着一种温吞的平等主义与圆滑的自以为是。他们声称没有任何一个观点比其他的观点更好,因此所有的观点都应该平等视之,这样才能显现丰富的多元性。如果我们不作任何好坏的论断,我们就能彰显真正的慈悲。换句话说,一般人都以为慈悲和批判是二元对立的。
         但是你知道吗?这个观点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从某一方面来看,这个观点声称所有的观点都是丰富的、多元化的展现,因此每一个观点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一个观点比其他的观点更好;从另一方面来看,它强烈地暗示自己的观点是超越其他选择的,因此这个“慈悲”的观点虽然声称没有任何一个观点比其他的观点更好,其实它是在暗示,这个世界不该有任何观点超越其他的观点,除了它自己之外。此乃以某种阶层来否定所有的阶层,以某种批判来否定所有的批判,因此它的意图虽然良善,但还是一种伪善,因为它强烈地谴责了其他所有的人。
         伪善与真正的慈悲毫无关系,那只是一种愚蠢的慈悲。愚蠢的慈悲以为自己是在行善,其实是非常残酷的。如果你有一位酗酒的朋友,你知道再多喝一杯酒会令他丧命,而这时他却向你讨酒喝,那么真正的慈悲是否意味着你该把酒拿给他?毕竟,给别人想要的东西是一种善行,不是吗?你怎么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的身上,你算是老几啊?所以把酒给他喝就是彰显慈悲,对不对?不对!
         真正的慈悲是包含着智慧的,而批判的出发点是关怀与关切。你应该说某些事是好的,某些事是不好的,我的行动是从智慧和关怀出发的。送一箱威士忌给严重的酗酒者,只因为他需要,而你也想行善,这样的行为根本就不是善行。那是一种愚蠢的慈悲,并非真正的慈悲。
         禅把这两者区分为“祖母禅”与“正宗禅”(译注:即禅宗传统所称的“老婆禅”和“祖师禅”)。为了从轮回之梦中醒来,自我必须被好好修理一番,否则,你将继续玩你最拿手的把戏。然而“祖母禅”绝不会带给你挑战,为了行善,“祖母禅”会如你所愿地,让你晚一点起床或允许你早一点结束静坐,任由你沉溺于自我之中。“正宗禅”则会拿出一条长长的香板,对着你大声吼叫,你的骨头可能会被打断,你的自我可能被粉碎。真正的慈悲作风可能是踢你的屁股,辱骂你,令你十分不悦。如果你没有准备好接受这种火炼,那么你就去新时代的圈子里找一位轻松而又和蔼、永远面带微笑、总是轻言细语的老师,然后学着运用充满灵性的辞藻,替自己的自我加上新的标签。我的朋友,你千万别靠近那些真正慈悲的人,因为他们会让你尝到油炸屁股的滋味。大部分人所说的“慈悲”其实是:请对我的自我好一点。然而你的自我就是你优选的敌人,善待你的自我其实是不慈悲的。
         目前你和我都不是彻悟的大师,我们不可能永远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慈悲,什么不是。所以我们必须开始学习给予真正的慈悲,而不是愚蠢的慈悲。我们必须学会作定性区分,这是一种涉及不同层次价值观的等级判断。如果你不喜欢阶层等级,没问题,这就是“你的”阶层等级——你对于无阶层的评价,超过你对于阶层的评价。对我而言,只要你能诚实地替自己的行为冠上正确的标签,一切都没什么问题。如果你不喜欢把价值观分成各种层次,没问题,这就是你的分层次的价值观——你认为无层次之分比有层次之分更高——这也是一种阶层区分。其实阶层区分在价值观上是无可避免的,因此你至少该清醒地、诚实地、光明正大地做这件事,而不要以伪善的态度声称自己是“毫无批判性的”,毫无批判性其实就是优选的批判。
         学生:无拣择的觉察不是毫无批判的吗?
         威尔伯:无拣择的觉察就是接受每一样升起的事物,包括批判与不批判在内。你知道吗?不批判本身其实是一种二选一的拣择,因此它和无拣择的觉察是截然不同的。无拣择的觉察就像一面明镜,它毫不费力地映照着一切升起的事物,它不会选择不批判而排斥批判。
         无拣择的觉察指的就是佛家所谓的“毕竟空”或“绝对菩提心”;批判指的则是相对菩提心或慈悲心——这里指的是真正的慈悲心,而不是愚蠢的慈悲心。真正的慈悲心是从智慧中产生批判,因此不论从绝对或相对的角度来看,“不批判”都不是明智的立足点。处在绝对菩提心中,我们安住于毕竟空,而毕竟空根本不关心我们是否在批判,因为批判与不批判都平等地从空中升起;处在相对菩提心中,我们从智慧与慈悲产生批判,也就是说,我们的批判是奠基于定性区分、不同层次的价值观和深度之上的。
         因此当你听到有人说他们是“无阶层之分的”和“不批判”的时候,你应该赶快逃跑!我们需要学习清醒的定性区分,我们需要奠基在不同深度上的批判。愚蠢的慈悲几乎将整个灵修领域摧毁,而且无法产生真实的灵性上的进展。
         学生:只因为我作了定性批判,这些人就对我大肆抨击,他们才是假装神圣……
         威尔伯:你知道吗?定性批判和言语可憎是截然不同的。我建议你,每当你碰到这种情况时,要先检查一下自己的态度与动机。我们也不该假装诚实,认为自己才是真慈悲,而那些笨蛋只有愚蠢的慈悲。我们很可能会落人这种陷阱,我知道我自己就是这样。当批判失去了善巧,就变成了言语可憎,因此要注意这点。但你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是,因为提到了整合观点的重要性而遭到打击。
         学生:是的。
         威尔伯: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你强求别人扩大他们的观点,能扩大到百分之五以上的人可能都不多,这时如果你还想塞给他们一个更大的画面,他们可能会立刻把自己封闭起来,甚至会光火,然后就会开始给你扣帽子——缺乏慈悲心啦,骄傲啦,等等。如果你还不罢休,那就是你的问题了。也许你的自我很享受这种把东西硬塞进人们喉咙里的滋味,我就曾经干过这种事,结果是一点帮助也没有。假设你真的想帮忙——真慈悲——那么就不要放太多的食物在汤匙里,对不对?
         此外你必须记得信念系统不只是信念而已,它们还是自我的居所或自我紧缩的家园。即使是整合的信念系统,譬如“生命之网理论”,也一向是自我的居所。信念只是一种心智的活动,如果超越心智的东西没有被发现,那么所有的心智建构都是顽固的自我居所。当你向任何一个信念系统挑战时,自我就会经验到死亡的威胁,继而引发所有的求生本能。所以你不只是在探讨一个理论的真伪,甚至还涉及了生死存亡的挣扎。当我们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是一只无处可逃的老鼠,包括我们自己心中和别人心中的那只老鼠,因此要十分小心。
         学生:为什么愚蠢的慈悲这么受欢迎?
         威尔伯:因为它不会威胁到任何东西。它会在这么多的灵修圈子里猖獗地盛行,是因为自我基本上不喜欢任何挑战。它要的是“祖母禅”。人们宁愿花一大笔钱去参加那些助长自我的周末工作坊,因为他们可以学到一些新的观念,然后称之为灵修,接着又把这些观念输入生命的幻化之网,以为凭着这些观念,就可以进入终极的合一境界。美国的灵修书籍拥有巨大的市场,人们买这些书的优选动力是:婴儿潮时代的人希望别人能告诉他们,自我就是“神”,而他们的自我紧缩就是“神性”。于是自我紧缩从此被冠上了“神圣”的标签,而“祖母禅”只是面带微笑地看着这一切。
         但我不认为这些途径都是坏的或恶意的,我只是认为他们有一点头脑不清罢了。我想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一张完整的宇宙地图,他们在高尚的寻道过程中稍微走偏了一些,所以我希望能有一个更具整合性的观点,来帮助他们厘清困惑。
         学生:为什么整合观点会威胁到这么多人?
         威尔伯:因为整合观点一向要求人们将自己的信念扩大,并且要远超过百分之五,很少有人愿意这么做。
         学生:他们所投射出来的愤怒令我十分惊讶。
         威尔伯:那确实是很不幸的事。我曾经以为如果指出方法A、方法B和方法C都是同样重要的,人们会因此对你大表感激,但事实上A、B、C三组人都被你激怒了,因为你明白表示他们的领域并不是专享重要的领域。如果你声称弗洛伊德、皮亚杰与佛陀在意识的理解上是同等重要的,佛教徒就会说你为什么鄙视佛教,如果你明白表示粗钝次元的大自然、精微次元的灵魂和超验次元的灵性都很重要,生态学者就会质疑你为什么憎恨大自然。
         当然我必须补充一句,某些人可能会因为整合观点是错的而产生负面的反应。我的意思是,我们这些相信整合观点的人也可能是错的,因此那些清醒而又理性的人才会产生负面反应。我们必须永远记住这个可能性:当人们受到威胁时,我们并不一定是对的,而他们就是错的,事实可能刚好相反。
     ……

内容简介

    本书为超个人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1997年至1998年一年间的日记,其中不仅记录了他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修行,他与美国心理学界以及灵修圈的交往,美国当时文化、艺术界的基本面貌,更以大量篇幅阐释了他对意识领域的研究,并厘清了“转译”式的修行与真正具有“转化”意义的修行之不同。因此,本书可称为意识研究领域的巅峰之作,以及身心灵成长的很好指导手册。

价格说明

定价:为出版社全国统一定价;

文轩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受系统缓存影响,最终价格以商品放入购物车后显示的价格为准;

关于新广告法声明

新广告法规定所有页面信息中不得出现绝对化用词和功能性用词。

本店非常支持新广告法,但为了不影响消费者正常购买,页面明显区域本店已在排查修改,对于不明显区域也将会逐步排查并修改,我们此郑重声明:本店所有页面上的绝对化用词与功能性用词在此声明全部失效,不作为赔付理由。涉及“教育部声明”中的商品,均不代表教育部指定、推荐的具体版本,仅代表该商品的内容为指定、推荐书目。因极限用词引起的任何形式的商品赔付,本店不接收且不妥协。希望消费者理解并欢迎联系客服帮助完善,也请职业打假人士高抬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