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与中国新诗 以1940年代"新诗歌谣化"倾向为中心

企业采购书卡请拔打028-83157469,团购书目请拨打19113427458(法定工作日9:00-17:00)

定  价 :
¥ 78.00
文 轩 价 :
¥61.60 (7.9折)
库  存 :
库存紧张
作  者 :
陈培浩
所属分类 :
图书 > 文学小说 > 文学 > 现当代文学
促销活动 :
❤图书音像单笔满100减30!(特价图书、电子书除外)
❤老客户回馈,积分换礼券,购书更实惠
❤图书订单非新疆西藏地区包邮,新疆西藏运费每单20元
详情 >>
购买数量 :
- +
立即购买
服  务 :
由"文轩网"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正品低价| 闪电发货|货到付款| 高效退换货
  • 作 者: 陈培浩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2-01
  • 开 本:16开
  • 页 数:269
  • 印刷时间:2018-12-01
  • 字 数:266千字
  • 装 帧:平装
  • 语  种:中文
  • 版 次:1
  • 印 次:1
  • I S B N:9787520337496

目录

   引言

第一章新诗“歌谣资源”的发现与发生(1918-1927)

第一节1920年代新诗歌谣资源的探索

第二节“文艺的”与“学术的”:歌谣现代文化身份的生成

第二章“新诗歌谣化”的阶级路径(1928-1936)

第一节“文艺大众化”与“新诗歌谣化

第二节阶级文学的内在困境:《新诗歌》的两种读者反应

第三节歌谣的阶级化:何谓旧形式的”改革“?

第三章“新诗歌谣化”及其多重文化动力(1937-1949)

第一节“旧瓶装新酒”诗歌及“民间形式”话语

第二节不可抗拒的转型:新文学话语及其消解

第三节人民性的召唤和歌谣体的改良:阶级民族主义话语催生的诗歌

第四章无法完成的转型——何其芳与新诗歌谣化

第一节“虽有旧梦,不愿重温”:民间资源压力下的搁笔

第二节艰难转型:“自我”和“大我”的交战

第三节“自我抒情”与“格式诗法”的冲突

第五章走向山歌——1940年代袁水拍诗观转化的历史语境与动因

第一节一次偶然的交集?

第二节“对于歌谣,我有了偏心”

第三节重建“人的道路”:一种历史透视法

第四节人民性与歌谣的无缝对接

第六章革命文学体制与民歌入诗——《王贵与李香香》的阶级想象及经典化

第一节过滤与重构:阶级想象与民间意识的更替

第二节革命期待下的经典化接力

第七章重识民歌诗的“革命”与“现代”——《漳河水》的诗法政治和神话修辞

第一节“诗法政治”与“诗歌想象”

第二节“妇女解放”的神话修辞术

第三节重返古典之文:革命神话的观念基础

第四节革命民歌诗:作为一种特殊的“现代”诗

第八章歌谣:作为新诗的资源难题

第一节“可歌性”与“去音乐化”:政治与文艺两种立场的争辩

第二节“设限”或“去限”:两种限度意识的对峙

第三节“资源”的难题:新诗与歌谣的纠葛与迷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陈培浩,1980年出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现为韩山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韩山师范学院诗歌创研中心主任、新诗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会员,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已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文艺理论与批评》《新文学史料》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多篇,论文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已出版《迷舟摆渡——陈培浩诗论集》《阮章竞评传》(第一作者)等著作。曾获《当代作家评论》年度优秀论文奖、首届广东青年文学奖文学评论奖、南方批评学术奖一等奖等奖项。

精彩内容

媒体评论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系作者陈培浩在博士论文《歌谣与中国新诗:以1940年代“新诗歌谣化”倾向为中心》基础上修订而成,该论文在有名诗学专家王光明教授指导下完成,获得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在开题和答辩过程中受到吴思敬、吴晓东、程光炜、张桃洲、张志忠、王德胜等教授的充分肯定。

价格说明

定价:为出版社全国统一定价;

文轩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受系统缓存影响,最终价格以商品放入购物车后显示的价格为准;

关于新广告法声明

新广告法规定所有页面信息中不得出现绝对化用词和功能性用词。

本店非常支持新广告法,但为了不影响消费者正常购买,页面明显区域本店已在排查修改,对于不明显区域也将会逐步排查并修改,我们此郑重声明:本店所有页面上的绝对化用词与功能性用词在此声明全部失效,不作为赔付理由。涉及“教育部声明”中的商品,均不代表教育部指定、推荐的具体版本,仅代表该商品的内容为指定、推荐书目。因极限用词引起的任何形式的商品赔付,本店不接收且不妥协。希望消费者理解并欢迎联系客服帮助完善,也请职业打假人士高抬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