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轩网

您好,欢迎光临文轩网!

帮助中心
配送时间
支付方式
我要退换货
投诉中心
文轩客服
订单查询
发票制度
购书卡
我的文轩
我的订单
我的收藏
我的咨询
我的评价
文轩网
你现在的位置: 文轩网 > 图书 > 小说 > 解放战争(1945、8~1948、9)上

商品信息

解放战争(1945、8~1948、9)上
解放战争(1945、8~1948、9)上
文轩价:¥38
定价:¥60

评分:
49人)
评论数:53人

购买 收藏

第一个评论者

commentators name
atomtao

用户评分:5星(共49人参与)

  • 48
  • 1
  • 0
  • 0
  • 0
2013-01-07
好看

好看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王树增先生的作品文笔较流畅,可读性不错,作为入门书是很好的选择。我一直认为战争是很残酷的事,而王先生往往在描述时轻描淡写或以伤亡数字代过。像刘邓转战大别山,其惨烈在其它作品和一些将帅回忆录中都有描述,可在王先生的作品中都被和谐了。其实王先生一贯如此,实在令人遗憾。他在《朝鲜战争》中大幅参考了美国人约瑟夫格登的《朝鲜战争》,很多地方都在叙述中弱化了美军对中国人的敌意,在*后一章王先生写到:“几个中国士兵溜达到美军的阵地上,拿出几粒糖果和一块手绢要送给美军士兵作礼物,美国士兵说他们不要糖果和手绢。”而原文是“后来一些中国人游荡到海军陆战队的阵地前,送了糖果和手帕作为礼物。海军陆战队员们扭过头去。他们一言不发。他们也未回礼。和平已足矣。”王先生还略去了美军向中国军队“扔石头以自娱”和听到中国军队唱歌后还唱《海军陆战队颂》等情节。再如《长征》,国共*方的将领回忆录大家也许没时间翻,只要翻翻金一南的《狂飙曲》(新版《苦难辉煌》)和杨炳章的《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的崛起》就知道王的功夫差在哪了。  兵者,国之大事也。胜利之花是由无数鲜血灌溉的,我们不能见美而忘丑。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让我这样一个评论纯文学领域书籍游刃有余的人来评价这样一部战争题材的作品确实有点犯难,我承认这次贪心了,想要在我不熟悉的领域扩大阅读的范围,有点自不量力。其实我并不是对战争题材*摈弃,但是相比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更有某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心理。对于内战,当你处于某个阶级,视角也必然是属于某个阶级,所以主旋律是难免的,*的客观肯定是谈不上,不过通读下来,对于这场战争的解读,理性的成份还是占*地位的。  读之前,我把这本书定位为纪实文学,但是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的文学成份实在是不多,总觉得王树增对这段历史是烂熟于胸的,甚至于到某个人的一个动作或者一句话的细节,但是当你刚刚被情节吸引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了,然后又是大量罗列的战争资料,一段段的引文,这种纯粹性的政治史料,真的会让人感到枯燥,这也确实的让这本书陷入了某种尴尬的境界,他的读者群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政治学术研究领域的人物,自是不需要亦史亦事的这种穿插,我这种对战争题材兴趣淡漠的,虽然兴了品读的念头,但是实话说,比起纯历史战争的书籍,虽然能够读进去,不过也总是容易跳出来,所以阅读的过程*的缓慢。  但是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很适合学生们的政治及其历史课程的扩充阅读,比起上学时候学习上的乏味而言,王树增对这段历史的全面梳理还是很清晰透彻的,通俗而顺畅的语言,某些章节独特的视角,比如闯关东,虽然没有过度的展开,也已经足够让这段史实变得的生动起来。应该说这本书颇为让我欣赏的地方,就是在某些章节的切入点上,有着作家独特的见解和角度,让原本众人皆知的这些历史事件,有了全新的阅读维度。  《解放战争》洋洋洒洒700多页,却只是写了半部战争史,委实动用了大量的史料,花费了不少的笔墨进行串联与构建,稀稀落落的又在细节上带有文学性质的增补了几笔,确实做到了把这段历史*大限度的还原,却既没有做到兼容并蓄,也很难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一直认为战争的起因是政治,政治的纷争来源于国家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之根本还是要回到人上面来,这可能也是一直以来我偏爱文学类作品的原因。再现历史和解构历史并不等同,基本上这本书还是偏于再现,私以为读这本书的好处,一个是对那段过往可以有宏观的认知,另一点就是蛮可以仔细研讨某一章节,挖掘细枝末节,然后自己在此基础上重建文学类的作品,比如兰晓龙,都梁之流的军旅作家,可惜他们始终还不敢碰触纯解放战争题材的东西,当然也可能是碰不得,所以某种程度上,可能这本书所呈现的解放战争,已经是*翔实,*大众,*浅显的了。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前几天刚看完上集。每晚钻被窝里看到子时过后,书中展开一个个恢宏的战场,血淋淋,可歌可泣,有时冷不丁蹦出个如雷贯耳的人名,心里顿觉“哦~原来是他”。努力想记住某某人在某某战役舍身炸碉堡/城门,可书中这样的场景太多太多了。。。忽然发觉董存瑞式的英雄在解放战争中数不胜数,数不胜数!他们有的身中数*,仍多次来回于战壕与敌人碉堡间,在危机关头拉响了怀中的******包。。。。。  刚刚看到下集也出来了。。。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在书店看过一次,上部主要讲的是抗战胜利到济南战役这段事情,下部主要讲的是三大战役。对于三大战役,我看过好几遍大决战,对里面的主要情节都略知一二,而对于济南战役之前的部分,却都只有零散的片段,所以想看看。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2009-11-01
实在的书

  作为一本这样厚的书,可以很快读下来真是作者的不易。如今的书,用很厚的纸,很大的字号和很宽的行间距,甚至还带上空白页,基本上包装巨漂亮、内容巨空洞。  在强调读者阅读体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容。以长江和黄河作为封面*设计的《解放战争》,在内容上可谓精心筹划。从书中的各种细节就可以看出这种采访量巨大的作品,需要付出无比的耐心和无数个深夜的伏案。从这个角度上看,这本书*对得起它的价格。  当然,如果把这本书当成历史书来读,是缺乏一定严肃性的。就像王树增先生在采访中提到的那样,这本书写给年轻人看。因此,它不会像单纯的历史书那样死板,也不会像小说那样戏说。本着忠于历史的思路,来尽量让内容更具吸引力,更像是王先生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的选择。  突破传统纪实文学的框架,让历史变得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是**这几年时间的大趋势,尤其是像《明朝的那些事》和《大秦帝国》这类历史小说或者戏说风格的文学作品,在这几年时间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这种趋势至少说明今天的读者对于历史很有兴趣。  然而,光有兴趣也无法让人们去啃下传统的历史书,这对于每一部历史作品都提出了*重大的挑战。这需要每一位作者都能够用更多的经历去了解历史的细节和故事,做更多功课,从而让这些作品有更精彩的情节。从某种意义上说,《解放战争》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在完成了这个过渡时期之后——当读者都具备了足够的历史素养,普通的读者才能读得进那些晦涩的历史,才能让大家用更理性的方法去思考历史。  距离(上)部的推出已经有三个月了,希望下半部的作品能尽早面市。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上册的书就很厚,快有1寸了,有14万字。记录了新中国诞生过程中,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真实故事。让我们记住那些人吧,他们会在另外一个*看到我们的。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没看全,只是看晚报在连载。但至少看出一点,向来写东北战场的文献、电影,都比较中性化林某,但是偏偏都要带上林不听*的命令,保守,不愿去做“关门打狗”的例子,总之没有*东北是打不赢的。而这里看看初期的四平、长春形势,哪是遥控者纸上谈兵那么容易?广大临战指挥员君命有所不受就对了。否则,老m就成了老j那样尴尬了。用兵真如神也是阶段性的吧,那么多临战杰出将领的战争杰作,不容归于个人。他们的伟大贡献不可磨灭。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2009-11-26
我被看哭了

  这两天熬夜看《解放战争》,看得我都快哭了。作为来自沂蒙老区的农民工,我深深地为我的家乡感到自豪,如果说井冈山、延安等革命老区是*的根据地,那么沂蒙老区就是人民的根据地。这里没有*,但这里的人们对共产党的忠心无与伦比,莱芜战役时,二十万陈粟大军云集在蒙山以北,居然有500万农民提供寄养,“有一个村子才120户人家,居然在*的时间内提供了1585斤煎饼、1200斤白面饼,2800斤小米,1800斤面粉,还有有6000斤柴草。”农民们吃着野菜、树皮,把仅有的粮食全部贡献出来。农村的青壮年组织了1万6千多副担架转运伤员,鲁中大地每个村子村口都设有观察哨,“伤员还没进村,妇女和孩子们就跑出来迎接,不能进食的重伤员被大娘搂在怀里一点一点喂,老人的眼泪一滴一滴掉在米汤里。”共产党依靠农民取得了政*,可是看看吧,改革30年来,农民的利益被伤害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在全社会妖魔化农民的今天,我倒要问问党和政府,难道忘记了当年是谁喂养了你们吗?作为几十年哺育了共产党军队那些农民们的后代,我倒要问问当今的党和政府你们如何向我们交代,如何向我们已经死去的祖辈交代?  一更里来黑通通,姑嫂二人忙点灯。小姑推磨嫂烙饼,赶办给养手不停。二更里来月满窗,嫂嫂淘米妹烧汤。放上几万煎锅豆,干饭煮的香又香。三更里来月正南,干饭烙饼都办完。拾掇拾掇快去送,挑担样样准备全。四更里来月儿歪,姑嫂二人出庄来。同志们前线多辛苦,咱送给养理应该。五更里来天露明,前线将士正冲锋。首长一见给养到,夸着要给俺立功。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一直*认可写大部头的作家,总觉得他们是那种耐得寂寞,厚积薄发,把写作当成一件大事来处理。特别是写纪实类/历史类的作家们,他们需要埋头在浩如烟海的故纸堆里,走访事件的亲历者,将不同版本的“历史”去伪存真,从中理出一条线索来,给读者讲个好故事。相对于每8个月出一本20万字作品的作家而言,这些写大部头的作家们更多地得到了我的尊敬和偏爱。  曾经看过王树增写的《朝鲜战争》,虽然囿于种种局限(比如,无法有效地获取来自朝鲜、韩国、美国、苏联等国外的史料;无法采访国外的亲历者们;无法到当年的战场勘察实地等),只好更多地依赖国外已经成书的二手资料,而非研究、采纳一手资料,从而无法写出类似西方作家撰写的二战史一般的东西来,但是终究行文宏大,前后推敲,是认真的。  可是这本《解放战争》却是着实令我失望了。  作者显然受了国外战史作家的影响,试图展示一下那段历史的全景,不但有决策者的纵横帷幄,也有普通一兵的浴血沙场。但是手法运用十分生涩,感觉好像一个DV新手,得知有个Zoom功能,于是一会儿远景,一会儿*景,变得倒是挺快,就是和前后连不起来,好像为了变焦而变焦。  还有便是*不认真。作者引用了不少回忆录、其他书稿中的内容,有的是用不同字体标明的,有的却不是;有的给了出处,有的却没有。且不说写作中对引用文字的基本原则(本应随处给出引用来源,也是对被引用者的尊重。中国作家这方面做得都不是很到位),*不可接受的是有不少大段的引用文字尽然从前后文中看不到其中的“我正好在xx身旁,一把拉住了他”的“我”究竟是谁,造成了阅读困难。这可不是一个治学者应有的写作态度了。  不知道作者给出附图的标准是怎样的,3年另1个月的历史,其中重大战役几十个是有的,但是作者只给了西北作战和济南战役的要图。是个人偏好还是这两次战役的历史作用*其他?  王先生是得过*文艺大奖的人,不知道是凭着哪一部作品。不知道是得奖之后忙于俗务,耽误了写作的精细,还是得奖作品也就不过尔尔。《解放战争(下)》也出来了,不知会是怎样的。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2009-09-16
谁主沉浮

  六十年风云变幻倏忽而过,解放战争并未*出离人们视线,而随着浩如烟海的史料、故事和文献档案不断发掘,这场战争*号陈经典的战例再次浮出水面。王树增先生历经四年时间倾力完成《解放战争》,构建在五百多万字的背景素材之上,于六十年建国大庆之际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为六十年后的年轻人揭示了全视角的战争场面。  《解放战争》(上)展示了1945年8月到1948年9月,从抗战结束到解放战争的三大标志性战役发生之前的三年时间。通过刻画国共*方风起云涌的战争局面、亦虚亦实的关系试探、兵力财力悬殊局面,以及置身于战争中各种人物的生动形象,重现了那个烽火硝烟的时代和那些具有传奇色彩的各式人物。  《解放战争》(上)立足于两大关键点(1946年6月解放战争爆发和1947年6月,解放战争的转*点)之上向外发散开来,对几大战区的战争局面和部队调动进行了宏观的概括叙述,所有大事件和重要战争均有详尽地描写,时间地点部队番号命令甚至作战时的天气状况都有细致地交代,而这些细节都是出于大量的史料档案和当事人的回忆,使得此书的真实性不容置疑。*的史料整合为《解放战争》(上)的进一步刻画人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历史是不容更改的故去,史料的真实性对于历史性书籍来讲至关重要,真实而严谨的写作态度令它不同于普通的历史读物,尤其很多材料属于*披露,更显难得可贵。  王树增先生谈到“战争系列”时说,“像这样的战争书,我不怕审查,你怎么审都行,因为它有出处的。不一样的是以作家的心灵来观照历史,以作家的姿态跟读者对话,而不是历史老师去上课。我总想在这个领域做点事情,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能做出来,但是至少还是想做的。”文学,若同历史结合,多半逃不出政治教化的局限,但若具有史料的支持,即便作者态度倾斜,真实性还是白纸黑字清清楚楚的。通过历史的记载,可知当下;历史是面镜子,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从宏观角度来讲,《解放战争》(上)串联大事件和重大战役,脉络清晰地展示一场*方财力军力悬殊的经典战争传奇。而从细微处说,书中穿插着战争中各种人物的情态——上到参战*方*将领,下到微不足道的士兵百姓——书信、手札、命令、电报……以至于*方的心理活动,士兵的忐忑等等都刻画细致。如此纵横交错的描写使得残酷的战争中有了人物活生生的情感,这就不再是成王败寇的粗浅论调,每一个人物在历史的浪潮中自觉不自觉地卷入成为一个符号,历史的必然性就更加值得思考。  解放战争历时四年,作战*方兵力财力悬殊,开始不被看好的一方胜利了。内战的胜利并无可以夸耀的地方,但在军事领域还是一个奇特的案例。*终的原因,通俗的说,七个字,得民心者得天下。  士兵(抑或是普通民众)有着中华民族*朴素的思想,好死不如赖活着,宁作太平犬不作乱世人,他们只是想活下去哪怕卑微,那么是什么驱使着他们上了战场?一言蔽之,日子过不下去了。跟着打仗可以过好日子,可以熬出头。他们抱着希望追随某一方,倾尽全力相信崇拜着,因为相信,所以具有激情去实现心中的希望。王树增先生着力表现这一点,字里行间中可以感受出普通士兵的崇拜和希望,当一个人一个群体有了可以奋斗的共同目标,就好像轰隆而来的坦*兵车,前方的障碍终将突破也是必然。书上说,中共得以胜利的根本原因是深刻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给郏县县委写信,也提到要“站在大多数人民一边”。甚至他们特意控制部队人数,制定种种规章约束士兵行为,以得到大多数人民的支持。而国民党,书中强调到,他们忽视了这一点,忽视了普通人在战争中的作用。虽然他们的将领也有着远大的抱负,却被人民群众的海洋所淹没。  作为战争的另一方,《解放战争》(上)在国民党将领刻画上也花费了极大的心思。他们同样是中华民族,他们同样曾抵御外敌,但施政纲领和种种主客观因素使得一纸破裂硝烟四起。民心向背在战场上的效果尤为明显——战争是要人民来打的。作者尽力得到了某些史料支持,泼墨渲染另一个政党的挣扎与失败。当一个政党的主张和政策背离了人民的需求,必将被人民所背弃。载舟覆舟历史规律一如过往:千百年来如此,千百年后亦如此。  战争类的书籍读起来并不容易,好在王树增先生于战争题材有着很好的掌控经验,叙述疏详有度,行文纵横捭阖,书虽厚但可读性甚强,语句虽有晦涩瑕不掩瑜。自入夜读至天明,心中无限感慨。历史成就传奇,传奇成就人物,这样一本建立在真实记录上的文学作品,能够在当今普及阅读都是幸事,对于年轻人来讲,亦是不可多的好书。  建议:书中若附大事年纪表,从时间脉络上想必可帮助读者有着更为清晰的理解。  题目无他,素手得之。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百家讲坛中,听过王树增先生讲的长征,讲得生动详实,有血有肉。我想,《解放战争》一定也简洁有力,错不了的。可拿到书的时候,就连快递公司的老大爷都抱怨:“好家伙,什么书,一本就这么重。”拆开包裹一看,饶是这么重,还只是半部而已(很期待下半部,因为我的家乡是淮海战役的中心)。我喜欢有插图的书,何况是详细的战况要图,这里边有作者和编辑的用心。字的排版也是经典的人文风格。先不说内容,这也是一本敦厚的书了。  再说内容。拿到书之前,我期待的是一部中国版的《战争与和平》。或者是一部从国民党视角的《好兵帅*》。因为就我的想象里,这两种都是怪好写、怪好玩的。可是书还是吓了我一跳。刚一打眼:他居然这么写?太纪实、太流水了吧?这用得了四年时间做准备吗?细细地翻,才慢慢了解其中滋味。  就现在的叙事文化来说,也很少有老老实实讲大历史的了。那些珍贵的史料,平实的叙述,很难在一部文字或影视作品里看得到了。还记得小时候去电影院看《大决战》,四五个小时的电影,从走道到后门站满了人,从傍晚看到午夜,肚子饿了,但无人愿意退场。所以有人评论现在的一些*的战争电影,“水准恰恰反映了我们现代文化的低迷。相对于大决战,这样的影片连提鞋的资质都没有。明星们自我的表演淡化了人物的风格。我们可以误读一切,但是祖*亲成长的历史不容误读。怀念大决战,巍巍昆仑。”  所以,王先生的这种四年一书的努力,这种硬如磐石的坚守,实在值得这个时代宝贵。*说,世上*怕认真两字。王树增先生显然是写起书来让人怕的人。我觉得,可以这么说,解放战争是怎么打赢的,这部书就是怎么写成的:*的武器是粗劣,游击战是打得刁,但从战略上来说,没有那么多小道,没有那么多取巧,没有那么多闪避,更没有不敢接的招(他们的武器不好,不是找弱的部队去打,而是专找精装部队铁师军团,因为打的就是他们的装备),有人民推车下轱辘、塞囊中干粮,人民的军队战无不胜,就是凭着这股正气。王先生的书也贯彻了打仗的这种精神:没有不敢写的人物,没有回避掉的“短处”(比如对国共磋商中的一些说不清楚只好开打来拎清楚的一些问题,王先生以正气御之从容道出又无碍大雅)。叙事的手法,就是正面接招,有那么丰富的积淀做后盾,这本书写不好都难。王先生谈到“战争系列”时撂下话说,“像这样的战争书,我不怕审查,你怎么审都行”。我以为,若是领军打仗,王树增先生不会是个出奇兵的专家,就象这部(准确的说,是上半部)六十八万字的长篇作品,王先生是以至大、至刚、至正、至朴的统领力来完成的。这本书中间,有一个中国军人的灵魂。  另外说一点,在文学作品中,我喜欢细节。即使平实的文件里也有细节。这部书不惜拿来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文件,看起来平淡无味,品起来却为文学描写所无法取代。我也更喜欢一些“溢出的细节”,比如,“突然,官兵们看见专署院子里跑出一群红男绿女,个个脸上都画着戏剧的脸谱,原来战斗开始前这里正在演戏。”哈哈。这两种细节都是一般的文学作品所没有的,因为现实比想象,更有想象力。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书装帧厚重,土黄主色蜿蜒两道长河,历史书上说两河流域孕育了中华民族,历史书上也说,划长江而治历来有之,残喘者亦有之,成功者无。   解放战争花了四年,作者写作也写了*四年时间,资料搜集长达七年。谁说写作不是另一场的战争呢。翻看此书,一半缘于作者。一个人带着表情叙述历史,能够高屋建瓴统筹历史体裁又能够以一只生花妙笔在文本上达到某种高度,处于正统却又不屈于正统,着实令人好奇。   解放战争,定性为*二次国共内战,四年时间——*代*历史中规模*大的一场内战之一,结果中共推翻国民党,建立政*。大陆史书大略如此,但凡定性就是原则性的问题,不容差错。   史料丰富真实,大到将领书信谈话小到普通士兵名姓故事均线索分明有句可循,战争场面详尽完整,单单这份花费四年时间搜寻资料素材加以筛选整编的功力,以及作者的严谨和努力令这本书从基础事实上大大出彩。统筹大事件如,如重庆谈判、四平之战、华东部队的苏中、宿北等战役以及部队在行军途中的整编过程,并以线性观点串联,中穿插手札、书信、笔记……以及战争中微小士兵们的故事,另一本历史性极强的书籍活跃起来,颇具可读性。   回顾战争,看到的大都是大人物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而那些扛*推车埋骨他乡的士兵多半只余尸骨横扫,聚在一起烧成灰然后立块石碑让后世的小学生在清明时分写两三篇文章缅怀一下罢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士兵(抑或是普通民众)是命令的执行者,他们抱着渴望或是希望追随某一方,他们倾尽全力相信崇拜着,因为相信,所以具有激情去实现心中的希望。而*,他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他们掌握着许许多多的生命去推翻一个政*他们也相信也有理想只不过将理想和希望系统化宣传化激励着普通的民众。   人还是要有信仰的。有信仰才有希望。   家谱对于那个时代的记载很多,但多数字迹模糊难以辨别。有兄弟为此反目有家人四散奔逃有信件二三,印象深刻的是他们明明知道参军打仗死亡难免还是走了,老辈人说,他们的死亡可以让自己的妻子儿女家人族人过上好日子不用被欺压就值了。朴素的想法卑微的希望,他们是微不足道的士兵他们是*底层的草民,但是,他们也是战争胜利的一大因素。   解放战争在四年之间,作战*方兵力财力悬殊的情况下,开始不被看好的一方胜利了。内战的胜利并无可以夸耀的地方,但在军事领域还是一个奇特的案例。*终的原因,通俗的说,七个字,得民心者得天下。   人心是*难掌控的,而天下百姓的心说难也易。平民百姓,多半是要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挣自己该拿的那份酬劳,老老实实地养家踏踏实实地做人。千百年来,宁作太平犬的思想已然扎根,是什么让人扛*出世上了战场?*平常的几个字,日子过不下去了。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给郏县县委写信,提到要“站在大多数人民一边”。这句话于今日也并不陌生,自小我们受的教育是“少数服从多数”。当大部分支持的时候,小部分的反对已然无效,接下来是软化小部分,还是蚕食鲸吞那就是后话了。当人民支持,人民愿意,人民开始行动了,那么另一方的失败也就成为必然。   今年是六十年的大庆,出版社紧随历史时机推出此书确是好谋略。了解一段历史,从历史书里是了解不到的。《解放战争》好就好在它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以及普通士兵的故事,作者不免有态度倾斜,但真实到底还是白纸黑字。涉及历史的书籍不免枯燥,王增益先生的文字倒是极好,纵横捭阖横开直掠自入夜看到天色渐明,心中感慨无限。   战争,无论是何种性质的战争,都是血色弥漫。这血染的江山,握在手里什么感觉,也只有握在手里的人知道吧。妇人谈战争,总逃不出妇人之仁。  后记:这是初稿,素手写来,未作修改,本想不太正统就只发到博上自己存档。后大巴频道推了下(惭愧),豆友dormant转到了下面论坛里,嗯想想还是放上来一份。同样的一本书同样的俞晓写的两篇截然不同观点的文。  很多想法表述不力。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1944的时候,中共对美国的调解抱有*高的期望,《解放日报》还专门为美军观察组发表题为《欢迎美军观察组的战友们》的社论。“战友们”三个字也是*特意要求加上的。  但是后来的形势急转直下,夸夸其谈的赫尔利不但如*估计的那样,并不理解中国问题的困难,而且耍了杜鲁门一道,本来已经答应了继续留在中国的赫尔利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声明,拒绝了继续留任。杜鲁门在难以置信赫尔利的出尔反尔之余,只好请出“活着的*伟大的美国人”马歇尔,请求他到中国去调停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问题。  赫尔利纵容国民党运用武力消灭共产党的气焰,这招致了美国国会对他的*不满,也将中国问题引向不可收拾的地步。即使以马歇尔的威望和政治才能,以及调动资源的能力,想要帮赫尔利擦屁股也是一件极难的事,中国的问题主要在于共产党和国民党已经不存在信任的基础,和谈只是美国人一厢情愿的想法,对于共产党和国民党来说,只是配合美国人演出的一场闹剧,*方早已经在加紧备战。马歇尔在中途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中国剩下的问题已经很简单了——一场血腥“较量”,我们今天称之为,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的结果我们一开始就已经知道了,共产党赢了。这在今天看来是个必然,似乎这个结果一开始就已经不容置疑。我们从无数的讲课和历史书中都可以看到那种自信满满的语气,“我们是必胜的,我们是不可胜的”,透露出一种宿命论式的历史观。但是看《解放战争》可以知道,1944年的共产党,甚至直到1947年、1948年之前,都没有坚信过自己一定能赢得这场战争,正如蒋介石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输了这场战争一样。  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一场本来实力悬殊的较量*后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在短短两三年内情况急转直下,以致一支衣衫褴褛,装备破败,曾经被追了两万多里路的农民军队打败了装备优良,战斗经验丰富的国民党正规军……在这样一场决定了中国历史走向的战争中,这样的疑问永远不算多。而这样的答案在今天也有许多,无论是经历者,还是观察者,各有自己的总结和看法。但是,*好的看法应该来自于自己。自己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去寻找答案,寻找我们对于历史的自己的看法。  王树增先生的《解放战争》无疑为读者提供了这样一个自己寻找历史答案的机会。他从五百多万字的历史资料中梳理出的百万字《解放战争》,不仅从战争的战略、战役、战术等各个层面介绍了解放战争中大大小小的战争战役,而且从政治经济、民情舆论等各个方面旁敲侧击地说明了决定这些战争走向的各种因素。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纪实文学或曰报告文学有一种天生的尴尬,那就是到底是偏向纪实,还是偏向文学。如果专注于前者,那么此种文章多在于揭秘一种不易被一般公众所熟知的事物,更多地是在满足读者的猎奇心态;如果专注于后者,则纪实反倒成为了文学创作的累赘。  这部《解放战争》,或者说是王树增的整个战争系列都面临着这样的窘境:更确切地说,他夹在了纪实和文学的中间。  但凡对这本仅上部就有七百多页码的书籍感兴趣的读者,其对解放战争的了解程度往往并不逊于王树增。单纯的纪实也早有历史学家做出了符合学术标准的成果。而这样的宏大主题,显然不适合文学的写作。  那么,王树增该怎么办呢?  《孟良崮》一篇的写作,可是视为王树增对这个问题的一个解答。孟良崮战役由于其富有想象力的作战方案以及歼敌一个美械师(实际为一个军)的辉煌成果而被记录在中学的历史课本和军队的战*。面对这样一个知名的事件,王树增的处理方法*巧妙。他从一个运粮队队长的见闻开始写起,用一种文学的手法写这位队长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道出了战事的吃紧,从而自然过渡到了纪实的层面:野司对于战役的构思,敌我的行动,在穿插了一系列战斗小故事后,作者的视角又回到了开头提到的运粮队,运粮队成功将粮食送到了饥肠辘辘的战士面前。而且还回应了开始部分的悬疑。*后一个大团圆结尾。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从细节到宏观,视角转换得*自然。  这大概就是一种王树增风格,他也就是用这种风格来应对纪实文学的尴尬的。  王树增应该是*适合在《百家讲坛》上讲了。满肚子细节加上基本的宏观史实阐述,*能让一干人等听得入迷,然而作为一本书来说,尤其是一本这么厚的书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记得在《远东:朝鲜战争》里,王树增在写横城反击战的时候穿插了一个小细节,在这个细节之后,他又自然地插上了一段小议论。这段议论使得这篇文章由说明文升华到了议论文。或者说,感染力大大增强。在这个不再相信宏大叙事的年代,这种小细节加上一小段议论具有极大的煽情力度,而且也不会让感到矫揉造作。  这也是一种王树增风格,但是在《解放战争》中却鲜有出现。  作为一名体制内的学者,不管是自觉还是被要求,对于领导人的赞扬是必不可少的,王树增将这种赞扬从对几个*的赞扬扩大到了军团首长,他试图将这些首长刻画地有血有肉。与对领导的赞扬相对的,是对普通战士和老百姓的赞扬。王树增显然想要大力渲染后者,他试图将一些类似军民鱼水情的宏大概念细化到一些具体事件上,但是作为一本篇幅如此之长的书,反复重复同一概念,不断强化,会引起读者一定的反感。  总的来说,这本书值得那些欲对解放战争这段历史进行非学术的仔细了解的人阅读,即使篇幅有些长,但是读起来并不会觉得吃力,毕竟,王树增的语言是很朴实的,他也是用这种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场壮烈的战争。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2009-10-20
历史的病历

  *日正在阅读王树增先生的战争系列丛书之一——《解放战争》,由于篇幅确实比较长,或者说结构的确比较宏大,我这个对于战争史的门外汉看了三天也才把页数为七百多页的上册看了不到三分之一,但还是被这部我尚没有发言*的著作所吸引,使得海没看完的我忍不住发表一些不着边际的文字。  说实话,看到现在的程度,我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几次被战争史吸引,而吸引我的那些战争无一例外的都发生在中国,或是有一部分牵扯到中国,在初中的时候,一次无意间上网,看到了当时正在热评的抗日史——《国殇》,后面的小标题我已不能*背出,主要是记述从卢沟桥事变开始一直到三八年底日军攻占武汉和广州为止国军在正面抗战的实录,虽然具体的脉络依然不甚清晰,毕竟记忆所限,但其中一个个独立成章的模块至今还在我的脑海中拥有着一席之地,虽然是一部纪实性的书籍,结构却还是丰富和多样的,还着重介绍了之前我并不甚了解的抗日时期中国的空海军,就是从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中国也有*的飞行员,在万里长空迎击着日寇,原来中国也有驱逐战舰,在一步步拖延着日军的进军速度,为着“空间换时间”政策来奉献着星火般的热量。*二次便是高中时期曾一度热衷于抗日战争中的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也是中国自甲午战争之后*次出境作战——滇缅之战。为了了解这段历史,我先后看了《中国远征军》《血战滇缅》《缅北之战》等等几本书,其中有记者回访旧站址,寻访老战士的整理记录,也有黄仁宇先生在滇缅做战地记者的连载整理后的成书,这股热情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到了大学,还是耐不住冲动,仔细阅读了兰晓龙的《我的团长我的团》,觉得触动很大,了解很多,并且和之后的解放战争连上了,这让我又有了新的视角和更深层次上的体会,是的,御敌于国门之外向来为共产党的军队所试用,但几乎每次都是损失重大后调整成了“不计一地一城得失”的新政策。俗话说的好,船小好调头,积重难返的国军和政府很难再派系间给出这样一个可以贯彻到底的法令,令行*止也不过是一纸空谈。但,血战滇缅的种种事迹,让我依然心潮澎湃,仿佛一直看不见得利爪将我的心揪起,扔到了那瘴气扑鼻的西南边陲,泥土与鲜血混合而成的味道时刻提醒着国人,那里,在国门之外的缅甸,埋葬着为了中国复兴而牺牲的有名或无名英杰。而*三次,就是大二时期在寒假家里的被窝里读完的《日本帝国的衰亡1936-1945》,作者是一位美国作家约翰 托兰。他的另一部作品《*三帝国的衰亡》以记述德国在二战前和二战中的情况树立了自己在战争史方面的地位,而那本著作也获得了许多纪实类作家梦寐以求的奖项——普利策奖。看了他的关于日本如何从一个深陷制度混乱和经济重挫的国家一步步迈向战争这个更大更深的泥潭而*终不能自拔的历史的记述,不*大呼过瘾,而其中详尽的专业记述和人文关怀的文学笔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看完《万历十五年》后大呼中国古代史就该这么写的感慨一样,我着实觉得战争史就应该从科学和人文的角度加以描写,并做到不偏不倚,两者皆重。  扯了这么多的闲话,仿佛与题无关,但这也是我在看《解放战争》这本书时仍旧抱有的观点,对于这部中国的内战史,我找到约翰托兰的影子,并不是说有某种形式上的雷同,而是说这部著作在科学与人文的平衡上让我的心感受到了共振的力量。一步步都有关于战争的书籍陪伴,我尚有一定的资格说这十年来中国对于这道历史伤疤的开放进程。从抗日战场上国军的表现到内战中国共*方的彼此较量,社会和民众正在一点点走向理性的认知,诚然,意识形态的开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甚至没有人能预料这种开放能否达到所有人需要的程度,但,这种进步和敢于开放的勇气我想如果*认为理所应当,恐怕还是辜负了不少人。作为一个在抗日战争中有条件壮大的队伍——共产党何其军队,如何在满目疮痍的国土上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恐怕没有人能给出先例,“摸着石头过河”,并不是他们愿意的选择,而是无奈的考量。从政治斡旋到军事对抗,从谈判桌到演兵场,转变正如马歇尔所说:“莫过于国共*方深厚的怀疑与不信任在作祟而可以将中国在抗战后再次拉入战争泥潭的了。”不错,就在谈判桌上针锋相对的同时,*方都在试探对方的诚意,历史证明,当两方都*大限度试探对方诚意的时候,战争就已经在敲门甚至已经推门而入了。  题目定为《历史的病历》,还是有些过分,这难道不是把*代瘦弱的中国承认为“东亚病夫”了么?其实不然,此“病历”非此“病夫”的“病历”,而是中国,这个*代史中摸爬滚打不断向前的坚强斗士的个人简历。太久太久,当改朝换代重写历史之时,文过饰非添油加醋总不乏擅长的人在,这样只会造成一种结果,人民不能理性的接受历史真相的教育,也就不能吸取教训,为以后的路做借鉴,没有*大多数人民的理解,再强大的政府*终也只是纸老虎,沦为被雨水冲走的下场。  但凡病人看病,医生都不该对于病历有丝毫的篡改,而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史,更不应该有所保留,这是关乎亿万百姓的头等大事,刻意去丑化或美化谁都是错误的,是无益的,是有害的,是不应当加以赞扬,不应成为潜规则,而应该被严格避免的。我想,认识到的人不少,而敢于做的人却不多,特别是那些能够做到的人,就更加凤毛麟角。我想,不管是外国的约翰托兰,还是中国的王树增,能用客观和理性,科学和人文来左右自己历史观都是值得尊敬的,而有幸看到这些作品的我们,也应该能为一睹国家病历而感到庆幸,或许有些脆弱的幻想会破灭,有关的记忆会被改变甚至颠覆,但,这种破灭、改变和颠覆式有意义的,是有着深远的分量的。  人民创造了历史,却总有个别人试图以个人之力去改变它,有些意图固然是善意的,可脱离了*基础的人文假定就永远逃脱不了或身败或名裂或身败名裂的命运。  国人共鉴。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2009-10-13
好书

还算可以,如果可隔离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纯纪实地展现内战更好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2009-09-14
很好

虽然关于*战争的书看过不少,不过王树增的这本新著从宏观的局面剖析战争的始末,包括其中的重大事件,史料珍贵,值得一读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1 - 18 18 1
  第一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