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轩网

您好,欢迎光临文轩网!

帮助中心
配送时间
支付方式
我要退换货
投诉中心
文轩客服
订单查询
发票制度
购书卡
我的文轩
我的订单
我的收藏
我的咨询
我的评价
文轩网
你现在的位置: 文轩网 > 图书 > 心理学 > 新世界 灵性的觉醒

商品信息

新世界 灵性的觉醒
新世界 灵性的觉醒
文轩价:¥15
定价:¥28

评分:
269人)
评论数:283人

购买 收藏

第一个评论者

commentators name
游客

用户评分:5星(共269人参与)

  • 268
  • 1
  • 0
  • 0
  • 0
2009-01-18
摘抄

  这就是为什么有名的人很难与他人建立真诚的关系。真诚的关系是不会被小我的形象制造和自我追寻而操控的。在真诚的关系中,应该有开放、警觉的注意力(alert attention)自然地流向对方,而在其中没有任何形式的需索。那种警觉的注意力就是临在。它是任何真诚关系的必要条件。小我要不就是一直在索求什么,要不就是如果它认为从对方身上已经得不到什么了,就会处在一个很明显的冷漠状态:它根本不在乎你。因此,在小我关系中*主要的三个状态就是:需索,受挫的需索(愤怒、怨恨、责怪、抱怨)以及漠不关心。  一个害羞而害怕他人关注的人并不是没有小我,而是有一个矛盾的小我:既需要又害怕他人的注意。他害怕的是:关注会以不认同或是批判的形式呈现,也就是说,不但不能增强小我,反而还会贬低它。所以这个害羞的人对于关注的恐惧,就超过他对关注的需求。害羞通常伴随着*负面的自我认知,那就是认为自己不够好。任何自我的认知感——为自己贴上的各种标签——都是小我,无论主要是以正面的(我*棒了!)还是负面的(我一无是处!)方式展现。在每个正面的自我认知之后,都暗藏了深怕自己不够好的恐惧。在每个负面的自我认知之后,都暗藏了想要一枝独秀或是凌驾他人之上的欲望。看起来*自信,而且不断追求优越感的小我,后面却是无意识地对自卑的恐惧。相反的,在害羞、觉得自己不够好的小我自卑情结之后,却有着对优越感的强烈渴望。很多人因他们接触到的情况和人物的不同,而在自卑感和优越感之间摆荡。对于内在,你所需要知道并且去观察的就是:当感到比某人优越或在某人面前自惭形秽的时候,那就是你内在的小我!  当有人告诉我:“我不知道我自己是谁了。”我通常都会恭喜他们。他们会很不解地问:“难道你觉得困惑是好事吗?”我让他们去审查,困惑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不是困惑。困惑是:“我不知道,但我应该知道。”或是“我不知道,但我需要知道。”你是否可以放下“你应该知道,或是需要知道你是谁”的信念呢?换句话说,你是否能放弃寻找一个概念上的定义以获得自我感呢?你是否能够停止用思考来取得身份认同呢?当你能够放下你应该或是需要知道你是谁的信念时,那份困惑会如何呢?顷刻间它消失了。当你全然地接受你不知道的这个事实,你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平安和清明的状态,这个状态是比思考更为接*你真正是谁。经由思想来定义你自己,其实是*了你自己。  如果你够觉醒也够觉知,而能观察到你是如何与其他人互动的,你也许会觉察到,对于不同的人,你说话的方式、态度和行为都会有所不同。刚开始的时候,也许在别人身上观察比较容易;然后,你逐渐地可以在自己身上观察到。你对一位公司老总说话的方式,也许和你对清洁工说话的方式有细微的不同。你对孩子说话的方式也和对*不同。为什么呢?你都是在扮演角色。无论是与公司老总、清洁工或是孩子说话时,你都不是真正的自己。当你到一家商店去买东西,或是当你进入一家餐馆、银行、邮局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落入了一个既定的社会角色。你成为顾客,而说话和行动也就像个顾客。同时,那些扮演销售人员或餐馆服务生角色的人,也会把你当顾客来对待。既定范围内被制约的行为模式就在两个人之间进行,也因此决定了*方互动的本质。在互动的,不是两个人,而是两个心理概念上的形象在互动。人们愈是认同于他们个别的角色,他们的人际关系就愈加地不真诚。  如果你觉得不快乐的话,你首先必须要认可它的存在。但不要说:“我不快乐。”(I am unhappy,直译为:我是不快乐的)。不快乐和你是什么没有任何关系。你要说:“我内在有不快乐的情绪。”然后去审查它。你的不快乐可能跟你所在的某种情境有关。也许你需要采取行动改变这个情境或是抽身而出。如果形势比人强,那就面对现实,然后说:“嗯,现在,就是这样了。我不去接纳它,就会让自己很惨。”不快乐的主要肇因从来都不是情境,而是你对它的想法。去觉察你所思考的内容。把你的想法和情境分开,情境就是情境,它永远是不偏颇的。情境或事实在那里,而你对它的想法在这里。谨守事实,不要编造故事。比方说:“我完蛋了!”就是故事。它*了你,使你无法采取有效的行动。“我银行存款只剩五毛钱了!”就是事实。面对事实总会带给你力量。注意去觉察:你所思所想的,在很大的程度上会产生你所感觉到的情绪。看到你的思想和情绪之间的连带关系,不要让自己变成你的思想和情绪,而是要成为它们背后的那个觉知。  放弃角色扮演  我们每个人在此要学习的生活艺术中,*重要的一门课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做好你需要做的事,但是不要让它成为你所认同的一个角色。如果你的行动都是为了行动本身,而不是用来保护、加强或是顺从你角色的身份认同的话,那么无论你做什么,你的力量都会*地强大。每一个角色都是虚构的自我感,经由它,所有的事都变成是针对个人的,而且还会被心智制造的“渺小我”(little me)和它当时扮演的角色给腐化和扭曲了。在这个*上,有*力地位的人,像政客,电视人物,商业和宗教的*,除了少数几个特立独行的例外,他们大部分都*地认同自己的角色。他们也许被视为是VIP(重要人物),但是他们不过都是小我游戏中无意识的参与者,这个小我的游戏看起来是如此地重要,但*终还是缺乏真正的目的。用莎士比亚的话来说,它不过是“一个白痴诉说的故事,充满了噪音和愤怒,无足轻重”。令人惊讶的是,莎士比亚没有看过电视就能够获致这样的结论。如果这个地球的小我戏码有任何目的的话,这个目的也是间接的:在这个地球上创造更多的痛苦。虽然绝大多数的痛苦都是小我创造的,但它*终却是会毁灭小我的。痛苦就是用来烧尽小我的火焰。  在不同角色扮演的人格*中,有少数人不会投射心智制造的形象到外界,他们是从较深入的核心本体之中来运作的,他们只是简单地做自己,不会妄自尊大(这些人有的时候也会出现在电视、媒体和商业界)。他们如此地出类拔萃,是真的*为这个*带来一些改变的人。他们会带来新的意识。无论他们做什么,都会获得力量,因为他们的作为是和整体的目的一致的。然而他们的影响却远超过他们的所作所为,也远超过他们的功能。他们单纯的临在——简单、自然、不做作,无论谁和他们接触都会感受到他们转化的力量。  当你不扮演角色时,你的所作所为就没有自我和小我掺杂在其中,也就没有隐含的目的(secondary agenda):保护或是强化你的自我。因此,你的行动会有更大的力量。你会全神贯注在当前的情况上。你与它合一。你不会想借由它而成为什么特定的人。当你*是你自己的时候,你是*有力量、**的。但是,不要试着去做你自己。那又会成为另外一个角色了。那个角色是:“本然的、自发性(spontaneous)的我。”一旦你试着想要成为特定的人物,你又是在扮演一个角色了。“做你自己”是一个很好的忠告,但是它也很可能误导你。心智会插进来说:“我来看看,我如何才能做我自己呢?”然后,你的心智就会制定出“我如何才能做我自己”的某种策略。这又是另一个角色了。“我如何才能做我自己呢?”这个问题事实上是错的。它意味着你必须要“做”一些事情才能成为自己。然而这个“如何”在这里是不适用的,因为你已经是你自己了。不要在“你已经是”的那个基础上,再加上不必要的负累。“但是我还不知道我是谁呢!我不知道做我自己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可以*接受不知道自己是谁这件事情的话,那么剩下来的就是你是谁的真貌了——那个在人性之后的本体,纯粹潜能的领域(field of pure potentiality),而不是一些已经被定义了的东西。  放弃定义你自己——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来说。你不但不会灭亡,反而还会重生。同时,不要在意别人怎么定义你。当他们定义你的时候,他们其实是在为自己设限,所以这是他们的问题。当你与他人互动的时候,不要只是扮演一个角色或提供一个功能,而要成为一个有意识临在的领域。  为什么小我要扮演角色呢?这是因为一个未受验证过的假设、一个基本的谬误、一个无意识的思想。那个思想就是:我是不够的(I am *t e*ugh)。接下来就是其他无意识的思想:我需要扮演一个角色,所以我可以得到让我能全然成为自己的东西;我需要得到更多,所以我才能成为更多。但是你无法成为比你之所是更多,因为在你身体和心理的形相之下,你是与生命本身合一的,与本体合一的。在外在的形相上,你会而且始终都会次于某些人,或是优于某些人。但在本质上,你不会次于或是优于任何人。真正的自尊和谦卑都是从这份了悟中升起的。在小我的眼中,自尊和谦卑是矛盾的。在真理中,它们是并无二致的。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在这个无意识小我模式天平的一端,是小我强迫性地责怪、埋怨别人的习惯。耶稣对此也曾说过:“为何你只看见你弟兄眼中之刺,而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呢?”在天平的另一端,是个人之间的暴力行为和国家之间的战争。在《圣经》中,耶稣问的这个问题从未得到回答,但是答案当然应该是:因为当我批评或责怪他人的时候,我觉得有优越感,也比较强大。   抱怨与怨恨(resentment)  抱怨是小我*喜欢用来壮大自己的伎俩之一。每个抱怨都是心智制造的小故事,让你对它深信不疑。无论你是大声地抱怨,还是在脑海中抱怨都一样。有些找不到太多对象可以认同的小我,只凭着抱怨便可以轻易地生存。当你被这种小我牢牢掌握的时候,抱怨,尤其是对他人的抱怨,就成为一种习惯,当然,也是一种无意识的习惯,也就是说,你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他人贴上负面的心理标签,无论是当着他们的面,或通常是在别人面前蜚短流长,或是光在心里上为他们贴上标签,都是抱怨行为模式的一部分。骂人就是这种贴标签和小我寻求理直气壮、凌驾他人的行为当中,*为粗俗的一种:“笨蛋、混蛋、婊子”——如此斩钉截铁的判定,让人无力辩驳。这个无意识行为尺度的下一个层次,就是叫嚣、痛骂,紧接着就是暴力行为了。  怨恨是伴随着抱怨和为人贴标签而来的情绪,它会为小我增加更多的能量。怨恨就是感到苦恼、愤慨、委屈或是受侵犯。你会因为他人的贪婪、不诚实、不正直、现在的作为、以前做过的事、说过的话、未能达成的事、应该做或不应该做的事,而心怀怨恨。小我*爱这一套了。你不但没有忽视他人的无意识,反而还把它变成他们的身份认同。是谁在这么做的?就是你内在的无意识,也就是小我。有时候,你在别人身上看到的“错误”其实根本不存在。它*是个误解,是受到制约的心智为了树敌,为了显示自己是对的或是较为优越的,而投射出来的。有些时候,这种他人的错误可能确有其事,但是你愈聚焦于它,有时甚至排除了所有其他的事物,就会愈加地扩大它。你对他人内在事物所产生的反应,会强化你自己内在同样的事物。  情绪反应(reactivity)和怨气(grievances)  通常,怨恨是伴随着抱怨而来的情绪,但它也可能带来另一股更强烈的情绪,例如怒气或是其他形式的苦恼。如此一来,它的能量负荷就会愈来愈高(highly charged energetically),抱怨就会变成较为激烈的反应。这是小我用来强化它自己的另一种方法。很多人随时都在等待下一件让他们产生情绪反应、让他们感到苦恼或是烦扰的事,而通常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如愿以偿。“这真是太过分了,”他们说,“你竟敢……”“我*痛恨这种事了。”他们对苦恼和愤怒上了瘾,就像有些人对用药上瘾一样。经由对周遭事物的激烈反应,他们坚定并且强化了自我感。  一股长存于心的怨恨称为怨气(grievance)。心存怨气就是处于一种长久的“对抗”(against)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怨气是组成很多人小我主要部分的原因。集体怨气可以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心灵中长存数百年,并且助长永不止息的暴力循环。  我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抱怨、挑毛病和过度反应都会加深小我赖以存活的界限感和分离感。这些态度也会借由另外一种方式强化小我,那就是:给予小我赖以茁壮的优越感。抱怨交通阻塞、政客、贪婪的有钱人或懒惰的失业者,抱怨你的同事、前妻前夫或是其他男男女女,并不会让你立刻明白抱怨如何能够带来优越感。那么,这个优越感从何而来呢?其实,当你抱怨的时候,你是在暗示你是对的,而你所抱怨或反感的对象或情况是错的。  在小我关系中*主要的三个状态就是:需索,受挫的需索(愤怒、怨恨、责怪、抱怨)以及漠不关心。  *。当你扮演那个角色的时候,你把自己和生命都看得*严肃。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和欢乐都不是这个角色的一部分。  手掌流汗的和尚  关山这位禅师,即将要主持一个名门望族的丧礼。当他站在那里等待省长和其他王公贵族到达时,他注意到他的手掌心因流汗而潮湿。  *二天他召集了所有的弟子,坦承自己还未具备资格成为一位真正的老师。他对弟子解释说,他发现自己无法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无论对方是乞丐或是国王。他还是*社会角色和概念上的身份认同,而看到众生的平等性。于是他飘然离去,成为另外一名大师的弟子。八年之后,他开悟了,并且回到原来的学生身边。  小我的模式,即使是持续了很久的时间,当你的内在不再抗拒它们的时候,有时会奇迹般地消失。抗拒只会给它们更新的力量。即使它们不消失,你可以用慈悲心来接纳你*亲的行为,不需要对它们做出反应,也就是说,不需要认为这些行为是冲着你来的。  我们称为“妄想症”的心理疾病也会表现出另外一个症状,也是每个小我都有的成分,但是在妄想症患者身上是比较*的形式。患者愈是看到自己被他人迫害、跟踪或威胁,他就愈会把自己想象成宇宙的中心,其他的人、事、物都是随着他而起舞。同时他会觉得自己格外地重要和特殊,因为他幻想有那么多人把注意力都聚焦在他身上。他的受害者情结和被那么多人错待的感觉,让他觉得自己格外地特殊。在形成他幻觉系统基础的故事中,他常常赋予自己两种角色,一个是受害者,一个是有潜力的英雄,即将拯救这个*或是击败所有邪恶的力量。  很多人都有不受小我控制的时刻。在某些领域有特殊成就的人,就有可能在他们工作的时候,*或是大部分地从小我中解脱。他们可能毫不知情,但是他们的工作本身已经成为一种灵性的修持了。他们大多数都是在工作的时候*的临在,而在日常生活中又会落回到比较无意识的状态。这意味着他们临在的状态只是暂时地局限于生活中的一个领域而已。  对小我来说,合作是个陌生的名词,除非有暗藏的其他动机。小我不知道,你愈是把别人包容进来,事情会进行得愈加顺利,而且各种事物会愈容易流向你。当你不给别人帮助,或是只给别人一点点帮助,或是在别人的路上制造障碍,宇宙(以人、事、物的形式)也不会给你帮助,或是只给你一点点帮助,因为你把自己从整体之中切割开了。  破除对痛苦之身的认同  一个有强烈而活跃的痛苦之身的人,会散发某种特别的能量,让其他的人感到很不舒服。当遇到这样的人时,有些人会立即不想和他来往,或是尽量减少接触。他的能量场会拒人于千里之外。也有人会觉得想要攻击那个人,所以会对他很粗鲁,或是用言语攻击他,有时甚至会暴力相向。这就说明了在他们之内,有些东西和那个人的痛苦之身相应了。让他们起如此激烈反应的东西,其实也在他们自己之内。就是他们自己的痛苦之身。  思维心智是无法理解临在的,所以常常曲解它。它会说你不关心别人,冷漠,没有慈悲心,或是拒绝与人来往。事实是,你是与其他人在比思想和情绪更深的一个层次互动。实际上,在那个层次,才有真正的交融,一个比互动更加深远的结合。在临在的定静中,你可以感受到自己内在无形的本质和对方的合而为一了。领悟到你与他人的合一才是真爱,真关怀,真慈悲。  花几个星期试试以下这个方法,看看它会如何改变你的生活实相:试着将你认为别人吝于给你的东西——赞美、感激、协助、关爱等等,给予人们。你没有这些东西吗?那就假装已经拥有了它们,然后它自然就会到来。在你开始付出之后没多久,就会开始接收了。你不会收到你未付出过的东西。流出决定了流入。无论你认为这个*吝于给予你的是什么,你都已经拥有了,但是,除非你允许它流出,否则你不会知道其实你早已拥有它。这也包括了丰盛。这个“流出决定流入”的法则,在耶稣强而有力的比喻中表达得很清楚:“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用十足的量器,连摇带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们怀里。”  所有丰盛的源头都不在你之外。它就是你真实身份的一部分。然而,试着从感谢和体认外在的丰盛开始吧。看着你生命四周的圆满——照在你皮肤上的温暖阳光,花店门口摆放的美丽花朵,咬一口多汁的水果,或是沉浸在从天而降的充沛雨水中。在每一步中,都有着生活的圆满。感谢所有在你周围的丰盛,就会唤醒你内在沉睡的丰盛,然后让它流出。当你对一个陌生人微笑,就已经有些微的能量流出了。你就会成为给予者。时常问自己:“此时此地我可以给予什么?我对这个人和目前的情况,能够提供什么帮助呢?”你不必拥有任何东西,就可以感到丰盛,而如果你持续地感到丰盛的话,你所要的自然就会来到。丰盛只会降临在已经拥有它的人身上。听起来好像有点不公平,当然不公平。但这就是宇宙法则。丰盛和匮乏都是你的内在状态,而且会显化成为你的实相。《*》中耶稣是这么说的,“因为凡有的,还要再加给他,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比方说,当有人批评、责怪或是辱骂你的时候,先不要立刻还以颜色或急着为自己辩护,试着什么都别做。让自我形象维持在被缩减的状态,全神贯注在内心深处此时的感受。一开始几秒钟的时间,你可能觉得很不舒服,好像自己的尺寸缩小了似的。然后,你也许会感觉到内在有一种*鲜活的开阔感。其实你*没有被缩减,事实上,你扩展了。然后,你会很惊讶地发觉:当在看似被缩减的状况下,而丝毫不加以抗拒和反应时(不仅是外表,内在也是),你会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实质的东西被缩减了。而经由变得“较少”,你变得更多了。当不再护卫或是试图强化自己的外在形相时,你便从对外在形相和心理自我形象的认同中跳脱。经由变得较少(就小我的观点而言),实际上你经历了一次扩展,并且创造了空间让本体得以显露。真正的力量,也就是你*形相的本来面目,就可以从外表看似被减弱的形相中闪耀出来。这就是耶稣所说,“否认你自己”,或是“将你的另一边脸让他打”的真正含义。  当然,这并不是说,你可以允许自己被虐待,或是让自己遭受无意识人们的侵害。有时候,在某些情况下,你必须要很笃定地阻吓别人的某些行为。少了小我的防卫心作祟,你的话语会带着力量,但没有过度反应的蛮力。必要的时候,你也可以坚定地、清楚地对某人说“不”!而这正是我所谓的“高质量的不”,不含任何的负面心态。  苏菲教派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有位住在中东地区的国王,老是在快乐与绝望的情绪中摆荡。一点小事就会让他勃然大怒或是引起剧烈的情绪反应,使得他的快乐像昙花一现般地转变成失望,甚至绝望。终于有*,国王对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感到厌烦了,想要寻求出路。他派人去找一位国土中受人尊崇而且据说已经开悟的智者。当智者到来后,国王对他说:“我要变成和你一样。请你给我一个可以为我的生活带来平衡、祥和以及智慧的东西好吗?我可以付出任何代价。”  智者说:“我也许可以帮你,但是这个代价太巨大了,你的整个王国都不够付。所以,如果你能珍惜它的话,我就把它当礼物送给你。”国王承诺他会好好地珍惜这份礼物,于是智者就离开了。  几个星期以后,智者回来,交给国王一个装饰精美的玉雕盒子。国王打开它,看到里面有一只很简单的金戒指。戒指上刻了一句话:“这个,同样地,也会过去。”(This,too,will past.)  “这是什么意思?”国王问。智者说:“经常戴着它,不管发生什么事,在你评断那件事是好或坏之前,触摸这个戒指,然后念上面刻的文字,这样,你就会永远在平安之中。”  “这个,同样地,也会过去。”到底是什么使得这简单的几个字这么有威力?只从表面上来看,当不好的情况发生时,这些字似乎可以提供一些安慰,但同样地,它们也会降低我们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享受。因为:“别太得意了,它不会长久的。”这好像是当好事出现时,这些字的含义。  刻在戒指上的字不是说不应该享受生活中美好的一切,也不是仅仅在你受苦的时候给你一些安慰而已。它们还有更深一层的任务:让你觉知到,不管是好是坏,由于一切事物的无常本质,所有的事物都是稍纵即逝的。当你觉知到事物的无常之后,你对它们的执著就会减少,同时你对它们的认同程度也会减低。不执著并不表示你不能享受这个*所提供的美好事物,事实上,你可以更加地享受它们。因为,一旦你看清并接纳万物的无常和不断变化的必然性之后,你可以在它们存在的时候好好享受其中的乐趣,而不会担心或焦虑将来会失去它们。  就*选择一件物品——一支笔、一张椅子、一个茶杯、一株植物,然后用视觉探索它,也就是说,带着极大的兴趣,几乎是好奇地看着它。避免选择一些有强烈个人色彩而容易回想起过去的东西,像什么地方买的,谁给的等等。也避免任何有文字的东西,像书或是瓶子,因为它们可能会激发一些思想。不要紧张,放松但保持警觉,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件物品上,注意它的每一个细节。如果思想升起了,不要陷入其中。你要注意的不是那些思想,而是在感知的这个动作。你能把思考带到感知之外吗?你是否能够看着它,而脑袋里不会出现批评、下结论、比较或试着理解的声音?过了几分钟以后,让目光在四周环视一下,那警觉的注意力会照亮你眼光所及的每一件东西。  总括来说:享受你在做的事,并且与一个你迈向的目标或愿景结合,就是热诚。即使你有一个目标,你此刻正在做的事情必须还是注意之焦点所在;要不然,你会与宇宙的目的不一致。要确认你的目标或愿景不是一个自我膨胀的形象,否则它就是来自于隐藏的小我。像是:想要成为电影明星,出名的作家,或是富有的企业家。同时要确认你的目标不是拥有什么,比如海边别墅,你自己的公司,千万美元的存款。提升自己的形象,或是让自己拥有各种事物,这样的愿景是属于静态的目标,因此无法赋予你力量。确定你的目标是动态的,也就是说,它指向一个你正在从事的活动,而经由这个活动,你与其他的人以及整体宇宙都是相连的。不要视自己为*的演员、作家等等,而是看到你的工作能够激励无数的人,同时丰富他们的生命。感受到你从事的活动是如何丰富或加深了你自己的生命,也丰富或加深了无数其他人的生命。感觉自己是个能量流过的敞开管道,让能量从未显化的万有源头流向众生,也因而经由你而利益众生。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人总是倾向于从外界解读出可以用来为惰性辩护的东西,看过这本书后千万不要把工作丢到一边,回家躺在沙发上思考你人生的本质。其实你只是想睡大觉而已。  *二、*是现实的,灾难不可能仅靠理性消除,无论这个理性多美妙,开悟也不例外。  除此之外,就可以好好享受这本书了。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从11月26日归来,已经有一周多时间了。当时的兴奋之情已经忘记了,留下来的只有生活的印记。  想想还是要仔细写下来,趁记忆还留存的时间里记下来,以备以后温习。  当天的读书会,德芬老师带来了一位顿弘法师(尼)。刚开始我很兴奋呀,看到她瘦瘦的样子,细高挑身材,我以为法师是胡因梦老师,后来定睛一看,是尼姑哦。自己好尴尬。  顿弘法师在读书会上,毫无顾及地将自己曾经的痛苦之身与大家分享,还有她悟道的体会,让我获益匪浅。  顿弘法师的观点:  1、痛苦之身在佛法中叫“我执”。我执的意思是,难以放下我们的执着。  2、人们往往知道自己是“思想的我”,但却很少看到自己也是“可以放下思想的我”。  3、冥想可以让我们的思想慢下来,这个需要修炼。  ——当放下思想后,去感受*,你会感到*很美好。  4、痛苦之身,重要的是我们要看见它,它不是你,只是你的痛苦之身,由以往经验和认知造就的“非你”。  5、事情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当下是这个状态,下一个状态又会是那个状态,可以你对,也可以我对。执着于“对自己有利或者无利”,也是不客观的。  6、当经历痛苦的时候,要去觉知痛苦。不要跟着痛苦或情绪走。  7、你是你的观众——你在观察自己  (1)当你与对方产生了情绪,但同时也要观察到自己的情绪。  (2)只需要知道自己有情绪,但不要评判自己情绪的好与坏。  (3)我可以有情绪,也可以没有情绪——多做练习!!!  8、人要老实!  不要试图用欺骗、遮掩来说服自己,然后再去说服别人。  ------------------------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天在中央台看的《弗吉妮亚》,在知道父亲为了富贵和尊贵的荣誉而放弃自己,让自己终身侍奉主时,弗吉妮亚一次次地欺骗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哪怕是给了很多次可以诚实面对自己的机会,她也放弃了。*后,她不得不用一纸协议,要求麽麽和父亲给自己和情人几间可以用来掩人耳目偷情的房间,*后偷偷地生下了自己的孩子。  有对感情的激渴,有对孩子的期盼,为什么要在惩罚自己和惩罚他人的方式,来让大家都痛苦呢?  或许这就是基督教与佛教的理念一致的地方吧——诚实地面对自己。  9、《新*》,更轻松地表达佛法,与佛法的观念一致,作者做了一件善事。  10、冥想时,不要硬性告诉自己达到什么高度。  当你没有力量达到时,可不要去强迫自己达到。  当你健康正向时,会有力量。  当你没有力量达到很好时,也去接受自己没有那么好  ——揪着自己的头发不能升高,也没有任何意义: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只需要接纳当下的那个状态就好。  11、有学员谈到自己对同事抽烟的烦恼情绪。  顿弘法师说,桶底脱落!就像漏斗,我们只需要让那种抽烟的行为通过我们,不要堵住。  ===========================  过几天,我会把德芬部分的内容分享过来!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昨天参与了张德芬老师担任翻译的《新*·灵性的觉醒》一书的读书会,收获颇丰,与大家分享!  一、读书会的一些人生感悟  1、人对事物的态度分三种境界:接纳、享受、乐成  2、每天多关注自己的呼吸,是灵修的*有效方法。  ——《新*》这本书里也有专门的一节,提到关注呼吸的方法:  (1)关注气流进出的感受  (2)关注气体进出的部位(腹部、胸部),感受那种状态  3、什么是认同?德芬老师的解释是:投入自我感在里边。  4、何谓“在其中迷失自己”?德芬老师的解释是:  *不知道自己是谁?在做什么?  德芬老师说,当你不知道自己是谁时,你就离“自己是谁”这个真相*了。  ——《新*》*9章有相关阐释。  5、婴儿的状态是无形无相的,那是我们人生的初始状态。德芬老师建议我们每一人要善于将这种无形无相的状态带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放下那些规矩,寻找自己是谁?  ——《新*》*12页有详细解释  6、人们日常的行为,往往会呈现出“我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并且有时为了能表现是对的,而去仔细地“挖掘”他人的错误。德芬老师说,这是在纵容小我的茁壮成长。  7、何为“保持意识的扬升”?  德芬老师的解释是:如何对事物做出反应。  ——《新*》*10页  8、抛掉抱怨,负起责任。  二、3名对《新*》熟知的人,分享自己读此书的体会。  1、抛掉电视,亲*自然。  人们往往通过看电视,来逃避面对现实中的痛苦。由此可见,面对真相,是我们要花很多时间去修行的。  2、花时间在自己身上,而不要去花时间关注他人或事件上。  三、对于本书的一些解读:  1、这本书有些理论比较深,德芬老师说只需要读下去。  2、书友王东老师发言,表示此书值得细读。  3、如果觉得书里的内容有点难懂,可以先看例子,然而再看作者写的理论部分。  四、书友会成员与德芬芳老师的Q/A  1、  Q:怎么判断“真爱”,还是小我的体现?  A:这个*没有“真爱”!真正意义上的真爱是没有对立面的,没有爱与恨之分;拥有“真爱”的人,会爱任何的负面东西,不会因为细小的事件,而心灵天平摆到“恨”。  Q:心想事成与无为(顺其自然,不作为)是不是对立的?  A:首先,你所说的“无为”有一点概念的混淆。“无为”的概念是指,顺势而为。意思是人要善于接纳、顺应现实存在的情况,面对已经存在的状况,然后调整自己的心态。  而“心想事成”则会给你内在的力量与动力,令你更有信心地去为想得到的东西而努力,并且将你想要的东西吸引到你的生命中。  当然,人还是要有心想事成的目标的。  对于“无为”与“心想事成”,打个比喻。  你去一个摊位想买桃子,但是摊主告诉你,今天没有进桃子,你需要接纳他没有进桃子的这个状况,而不要去指责:你为什么没有进桃子,你看害得我没有桃子可吃……  这就是所谓的“无为”,顺势而为。  而在这件事上,你又需要保有“心想事成”的心,当然,你可以为了买到自己想吃的桃子而去别的摊位去购买,也可以期望这个摊位的老板能在以后的时间里帮助再进一些桃子。  这就是“心想事成”的概念。  ——听了德芬老师的读书会,*大的感受是,德芬芳老师十分喜欢用举例子来解释理论。这样让我很容易理解了一些名词,很有趣。  Q:德芬老师,您的书和您的思想我很受益,我很想将这些宝贝与我的父母分享,可是这很困难。我怎样做到呢?  A:你需要真正地做到“分享”,而不是去说教。以前我也曾经很强行的,或者说是着急地去“分享”我的心得,而实际上,那只是叫做“教  诲”。  同时,你需要先去改变自己,周围的人才会被你所感动。  *后,你要注意的是当别人问到你时,你才会去分享。  Q:《新*》的*后一章讲的是一个*美好的新*。您能给我们描述一下,这个“新*”是怎样的呢?  A:(1)那里的人都在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2)没有争斗,只有平和  (3)是一个共产主义的*

引用

此评价对我: 有用(0 没用(0

21 - 25 25 2
  第一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