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金刚经》经卷
编者序
本书阅读导航
第1章 悬论:叩响《金刚经》之门
1 经名的分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2 《金刚经》主要说什么:劝令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3 修行成佛的下手处:解决“心”的问题
4 修行与圆满:《金刚经》中的人生观
5 佛眼中的红尘:《金刚经》与世俗世界
6 《金刚经》在中国:佛文化的重要流变
7 译经第一人: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8 皇权的功德:帝王与《金刚经 》
9 民间注疏的力量:深入中国文化
10 《金刚经》与禅宗:从六祖开悟到《坛经》现世
第2章 开场:导入说法的情境
1 从证信开始导入:说法缘起的情境线索
2 《金刚经》序曲:佛祖日常生活的平淡与庄严
3 佛佗身边的僧侣团队: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的集体修行
4 尊严与乞讨:佛家乞食制度
5 无言的般若:解析佛的教育手段
6 佛陀是个好榜样:从最平凡处入手
7 修行与人世:佛法不离世间
8 禅定的妙用:一念入定般若生
9 顿悟与渐修:修行佛法的两翼
第3章 成佛的必由之路:正知正见正信
1 “解空”者点破玄机:须菩提的请法
2 成佛之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3 小乘与大乘:度众生和度自己
4 意会与言传:问答之间的微妙
5 护住真心的第一步:度生离四相
6 众生解脱的不同境界:无余涅槃与有余涅槃
7 做菩萨的窍门:不住相布施
8 无限广大的布施福德:像“东方虚空”一样不可思量
9 求佛法与拜偶像:小议真佛不住于相
10 成佛的资粮:福慧双修一举得
第4章 一念生信心:通往般若的门坎
1 信佛须正信:真实的信心源于正确知见
2 人人都是未来佛:众生佛性平等
3 五个五百年:佛运消长的史观
4 持戒与修福:生“实信”的基础
5 一念生清净心:信心与顿悟
6 大得无所得:般若性本空
7 渡河不须舟:不要迷信工具
8 圣贤之别:一切无为与因果
9 福德性本空:财施与法施的较量
10 般若与方便: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
第5章 打破砂锅问到底:理解才能真信仰
1 小乘四圣果:修行当中的得与舍
2 须菩提的“果”位:第一离欲阿罗汉
3 庄严净土:心净才是真清净
4 清净才是道:心无所住而生清净
5 身如须弥山王:修果不住果
6 多少是多:福德的再次考量
7 持经即是求佛:《金刚经》的地位
8 “金刚”最如意:经名中的缘由
9 得意而忘名:名相非真相
10 法身与报身:如来的三十二相
11 慧眼识真经:第一稀有
12 清净是道:信心与功德
13 第一稀有之人:由六祖惠能说起
14 第一波罗蜜:般若最殊胜
15 功德再次较量:身布施与法布施
16 大乘不乐小法:伟大的菩萨事业
17 坚定离相则能安忍
18 菩萨的境界:离一切相
19 如来的信誓:一定是真话
20 火种的力量:佛法复兴的希望
第6章 通达才能无漏:修行的真谛
1 菩萨的清净心:发心实无有法
2 最难舍离的“我”大乘修行的主线
3 佛祖无所得:佛法无实无虚
4 真正的菩萨:一切圣贤通达无我
5 佛的“五眼神 通”佛眼悉知悉见
6 通达要通心“心”的相对论
7 福报的因缘:无得才是得
8 如来从何而来:求佛不如求 己
9 拈花示众的妙法:不说而说的法
10 佛法和修行的关系:登岸就弃船
第7章 实践证真知:证悟就是与真理结合
1 圣凡无差别:众生都有成佛的根基
2 不足为凭的身相:观佛与见性
3 不偏执一端:佛法不断不灭
4 不贪才是无量:菩萨修福不为己
5 何谓“如来”:真理无所来
6 超时空的“一合相”微尘中见大千
7 从对佛法的理解谈起:佛的真实意图
8 六如的比喻:一切有为都无所得
9 大欢喜的结局:金刚法会圆满
附录
附录1 北朝菩提流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附录2 南朝真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附录3 隋代笈多《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
附录4 唐玄奘《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
附录5 唐义净《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
附录6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弥勒菩萨偈颂
附录7 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
附录8 历代《金刚经》论、注重要文献

                                

内容简介

《金刚经》是佛教目前*大的一部经典,包含了大乘佛教的*高智慧。被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是*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经典。在中国古代,上至帝王将相、名流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百姓之家,无不推崇《金刚经》、奉持《金刚经》,历经千年,这部经典已经深深的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