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总是如此疯狂/股市泡沫的形成,崩溃与应对

企业采购书卡请拔打028-83157469,团购书目请拨打19113427458(法定工作日9:00-17:00)

定  价 :
¥ 45.00
文 轩 价 :
¥35.60 (7.9折)
库  存 :
库存紧张
作  者 :
韩和元
所属分类 :
图书 > 社科经管 > 金融投资 > 股票期货
促销活动 :
❤图书音像单笔满100减30!(特价图书、电子书除外)
❤老客户回馈,积分换礼券,购书更实惠
❤图书订单非新疆西藏地区包邮,新疆西藏运费每单20元
详情 >>
购买数量 :
- +
立即购买
服  务 :
由"文轩网"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正品低价| 闪电发货|货到付款| 高效退换货
  • 作 者: 韩和元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3-01
  • 开 本:其他
  • 页 数:265
  • 印刷时间:2016-06-06
  • 字 数:296000
  • 装 帧:平装
  • 语  种:中文
  • 版 次:1
  • 印 次:1
  • I S B N:9787301267967

目录

目录 本书概要 // 推荐序 // 前言 // 楔子:从狂升到暴跌——2015 年的中国股市 // 第一章 谁是泡沫的罪魁祸首 政府导致危机是个伪命题 // 不稳定的市场:明斯基的解释 // 德拉维嘉的困惑 // 第二章 人性让市场变得总是不稳定 如何定义泡沫 // 理性并不总是靠谱 // 公地悲剧 // 囚徒困境 // 回到亚当 • 斯密那里 // 被忽略的人的动物精神 // 被忽视的“人”// 被忽视的人的动物属性 // 群体压力、从众行为与乌合之众 // 牛顿:一个被泡沫击败的天才 // 阿希实验 // 乌合之众 // 群体意识是如何形成的 // 易被暗示和易轻信的 // 信息不完备才是从众效应产生的关键 // 过度自信和自我归因偏差 // 第三章 外部冲击力:泡沫形成和崩溃的诱发因素 没有外界刺激就不会有情绪 // 汇率的波动 // 重大技术发明与创新 // 政治与军事的胜败 // 金融改革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冲击力 // 新市场也足以诱发一场泡沫 // 第四章 信用扩张:泡沫的助燃剂 大泡沫为什么爆发于日本而不是德国? 信用即货币,货币即信用 // 金融创新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信用扩张的途径 // 第五章 不容忽视的时代背景 被 20亿债务压垮的法国// 又是战争,又是债务 // “广场协议”造成的升值萧条 // 第六章 泡沫为什么会崩溃 盛极而衰:崩溃只在一瞬间 // 走向崩溃的十个阶段 // 第七章 泡沫中政府的身影 有意人造型泡沫和无意人造型泡沫 // 从明斯基到卡莱斯基 // 泡沫的政治性周期 // 美国的政策行为如何影响全球经济 // 通缩—流动性陷阱—资产泡沫循环:一种新常态 // 第八章 2015 年的中国股市为什么会失控 背景的考察 // 不断上升的国势,不断膨胀的社会储蓄 // 不断膨胀的债务 // 不断增大的产业转型压力 // 谁诱发了这场泡沫 // 改革预期:泡沫诱因 // 去债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政府的意图 // 宽松的金融政策与泡沫的形成 // 为何上涨得如此疯狂 // 媒体背书 // 金融创新,为非理性提供了杠杆 // 其他因素 // 泡沫的破灭 // 被忽视的预警信号 // 证监会收杠杆:引发 6 月股灾的主要诱因 // IPO 与“中概股”回国 // 投资者主动去杠杆:加速下跌 // 第九章 投机泡沫的危害 泡沫破灭可引发经济危机 // 扭曲人们的价值观 // 破坏国家竞争力 // 打击中产阶级,不利于橄榄型社会的形成,亦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 第十章 治未病:如何有效地防止泡沫再发生 政府应采取的行动 // 一种认识:大国崛起、经济结构调整,股市真的没那么重要 // 国家意志必须中立 // 稳定货币 // 放开准入,扩大投资渠道 // 扩大交易范围 // 投资者该做些什么 // 控制债务比例 // 记住:这次还一样 // 可观察的指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韩和元,广东省生产力学会副会长,民革广州市委会智库专家,某资产管理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曾利用米塞斯-哈耶货币与经济周期模型对2008年经济危机予以成功预警。
已出版著作:《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  《优选大趋势2:被债务挟持的世界经济》 《通胀的真相》 《我们没有阿凡达:中国软实力危机》 《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

精彩内容

    从狂升到暴跌——2015年的中国股市
    自2014年11月以来,一次靠前的疯狂飙升,使中国股市在2015年6月时达到惊人高度:2013年6月25日,上证指数于1849点处探底后,开始进入一个平缓的盘整缓升期。而自2014年1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降息后,这种走势立马被打破,上证指数开始进入高歌猛进模式——从2014年11月21日收盘的2488点,飞涨至2015年6月12日的5178点。除去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靠前劳动节和周末的休市,也就是说,上证指数在短短半年的交易时间里,总涨幅达到了110%。
    同期以科技股为主的创业板表现颇为抢眼。自2014年8月18日指数迈入1400点,一直到降息后的少有交易日2014年11月24日,创业板指数一直在1500点附近徘徊。而到了2015年6月,却已经突破了4000点大关。也就是说,创业板的整体价格,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总涨幅超过了166%,其市盈率则更是高达130。
    个股方面则表现得更为惊人。2014年12月30日晚,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联合发布公告,宣布双方将在技术上采取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的方式进行“对等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叫“中国中车”。但市场显然更愿意称之为“中国神车”,原因是自“南北两车”合并后,其市值由一年前的1624亿元人民币翻了足足6倍,逼近万亿元大关。几乎超过世界优选飞机制造商美国波音公司和世界优选汽车制造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市值之和。
    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来自一家名为“暴风科技”的企业。根据这家企业的财务报表显示,2015年靠前季度公司净利润为-320.8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6.72%。但业绩的巨额下滑乃至亏损,却无法阻挡这家企业股票价格涨停的步伐。从每股7.14元的发行价,到2015年5月21日优选的每股327.01元,暴风科技的股价累计涨幅接近45倍。
    另外一项可表明中国股市狂躁的指标是,A股与港股之间的价格差距。A股对于港股的溢价达到30%,接近5年高位。与股票价格疯涨交相辉映的是,中国股市开户情况的火爆,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4—5月,每周平均开户人数高达400万人。怎一个疯狂、怎一个过热了得?
    国外的媒体显然被中国股市的这种疯狂、这种过热吓到了。2015年4月13日的马来西亚《南洋商报》上,一篇题为《中国A股到底有多疯狂》的文章写道:“近期,中国街头巷尾齐话股票,股市火爆,不少疯狂炒作的现象开始抬头。”英国老牌经济学刊物《经济学人》则直接将中国股市称为“赌场”,其基于的理由是:在中国,股价和基础经济环境的联系并不密切。股市的走势经常和经济增长趋势背道而驰。文章说:“在过去数月,股市与经济形势的分歧触及新的特别水平。”
    确实如此,在中国股市一片火热的同时,一些基本经济指标却并没有同幅度增长。譬如,在GDP增速方面,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核算数据显示:2015年靠前季度GDP为1406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增速创2009年以来6年新低。更为要紧的是,这并不是大力度优惠。还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2015年第二季度的GDP增幅仍为7.0%。如果剔除通货膨胀因素,这个数字还得降低。
    除此之外,企业利润方面亦不容乐观,同样是来自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的消息:2015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547.6亿元,虽然降幅较1—4月收窄0.5个百分点,但同比下降幅度仍然高达0.8%。
    与上述数据相比,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要好看一些。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靠前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72元,同比名义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但纵是如此,仍远低于股市上涨的幅度。
    综合上述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股价如此大幅度增长,也是缺乏基本面支持的。为此,《南洋商报》于2015年4月13日就警示中国:“调整喘气下跌是延长牛市的养生法,中国股市(不含港股)没这出戏。这9个月都是上涨或持平,没明显下跌调整步骤。A股历史,都是长熊急牛,漫长的熊市,急促短暂疯狂的牛市,这趋势不健康。”果不其然,《南洋商报》的这一预警可谓是一语成谶。
    进入2015年6月中旬,中国股市的表现成为优选舆论关注的焦点。各大媒体、社交工具所涉及的主题,无不与它相关,真可谓是赚足了眼球。原因是,中国股民此时的恐慌,已轻易地战胜了先时的贪婪。中国股市在此后短短十几个交易日里暴跌。其中,上证指数于2015年7月9日一度下探至3373.54点,跌幅达到35%;创业板则于前一日下探至2304.76点,其跌幅更是达到43%,几近于拦腰折断。这不,《经济学人》当月的封面文章就是关于中国股市的:“截至7月7日收盘时,沪深两市2774只上市股票中,超过90%停牌或跌停。股市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下跌了三分之一,市值蒸发3.5万亿美元之多,数额超过印度股市的总市值。”整个市场可谓是一片哀鸿,“恐慌”“崩溃”构成了此时中国股市的关键词。
    需要说明的是,2014—2015年中国股市这种“疯狂→过热→恐慌→暴跌”的现象,并不是靠前次发生于中国。熟悉中国股市的投资者都会认同在《中国A股到底有多疯狂》这篇文章里所评论的:“A股历史,都是??急促短暂疯狂的牛市。”也就是说,这种狂升暴跌的现象,于中国股市而言,根本就是一种常态。
    中国股市这种常态的靠前个周期发端于1990年12月19日。在这轮牛市中,股指由很初的96.05点上涨到1992年5月26日的1429点,两年半的时间里股价的上涨幅度高达1389%。随后,股市大跌,股指从1429点一直下跌到1992年11月17日386点,半年不到的时间里,中国股市的跌幅高达73%。
    第二个周期发端于1992年11月17日。当股指下探到386点后,大盘企稳。随后,峰回路转,迎来了新一轮快速上涨。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这种行情让那些尚未进入股市者羡慕不已。然而,很快他们又倍感幸运了,原因是市场趋势再次逆转。在快速上涨的行情下,股市大扩容也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此后777点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持续探底。至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跌幅高达78%。
    第三个周期发端于1994年7月29日。受上一周期股市暴跌的影响,证券市场一片萧条。人们对股市的信心丧失殆尽,市场上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也就在那时,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连续出台利好予以救市。受利好刺激,中国股市再度亢奋。到1994年9月13日,股指一度上摸1052点,也就是说在短短1个半月时间里,中国的股价上涨幅度高达223%。随后,股价再次暴跌,在1995年5月17日时,股指已经跌回到577点,跌幅为 45%。
    第四个周期发端于1995年5月18日。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股市全面暴涨,股指由5月18日的582点快速上涨至5月22日的926点。在短短3个交易日里,股指上涨了59%。这是一轮真正意义上的急促、短暂又疯狂的行情。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到1996年1月19日,股指下探至512点这一阶段性低点,8个月左右时间里,跌幅高达45%。
    第五个周期发端于1996年1月19日。在这一周期,崇尚绩优股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四川长虹、深科技、湖北兴化等龙头股均为业绩不错的绩优成长股,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站上1500点。1997年5月12日,股指更是上摸1510点。也就是说,在这17个月时间里,中国的股价上涨了195%。然而由于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大盘再次大跌。至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25点,跌幅高达33%。
    第六个周期发端于1999年5月19日,这一周期就是俗称的“5?19行情”,大多数投资者应该还有印象。受美国股市互联网繁荣的影响,网络概念股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2000点以上,并于2001年6月14日创出2245点的历史优选点,涨幅接近120%。其后,除受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影响之外,当时中国股票市场很为关注的是股权分置的问题,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受此两大因素影响,股市再度下跌。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2005年6月6日的998点,跌幅达56%。
    经过这轮历历史记录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这就是第七个周期。一方面是股市长期的熊市,另一方面是快速增长的经济,这种背离使得中国股市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同时,国有股减持即股权分置的原则确定,有种利空出尽变利好的感觉。由此,沉寂了4年之久的中国股票市场再次启动。上证指数于2005年6月6日下探至998.23点后止跌企稳,随后缓慢上涨,于1200点附近盘整了两个多月后,狂热模式正式开启。大盘几乎是一路上扬,到2007年10月16日时创出历史高点6124.04点。这一周期股指涨幅达到惊人的514%。市场真正演绎了一回疯狂的旋律,投资者争先恐后地纷纷入市,但是冲动之后必然会有“冲动的惩罚”。受欧美金融市场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再加上靠前市场再融资规模巨大,股权分置确定的“大小非”开始解禁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中国股市于2007年10月16日达到疯狂的很好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暴跌。这轮下跌持续一年之久,直到2008年优选经济危机全面爆发,在4万亿救市政策的刺激下,才于2008年10月28日下探到1664点止跌企稳。在这一年时间里,中国股市的跌幅高达73%。
    在靠前的4万亿大刺激下,中国股市于2008年10月企稳后,开始进入第八个周期。在巨量的流动性的驱动下,上证指数被推高至2009年8月4日的3478点。10个月时间里,中国股市的涨幅高达110%。其后,受市场再融资规模巨大、抽血过猛和通货膨胀预期加剧的影响,股市再度下跌。这一跌直到2013年6月25日,上证指数于1849点处探底止跌企稳为止。在将近4年时间里,中国股市累计下跌47%。之后,便是我们目前这轮狂升暴跌了。
    事实上,不独中国如此,整个世界投机泡沫史几乎无不如此。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卡门?莱因哈特(Carmen Reinhart)与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靠前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斯 ? 罗格夫 (Kenneth Rogoff)在其所著的《这次不一样?800年的金融荒唐史》中,搜集了大量有关经济危机的数据。通过对上述数据系统严密的分析,他们认为历目前历次的金融危机,在细节上虽然各不相同,但在一次复一次的危机中,其基本轨迹却是那样的大同小异。
    为此,他们甚至在这本书封面的显眼位置,引用了美国有名作家马?吐温(Mark Twain)的一句名言:“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会押着同样的韵脚。”《美丽新世界》一书的作者,英国有名反乌托邦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也曾说过:“历史的魅力和神秘就在于,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的经济总是处于泡沫和崩溃之间?又是 哪些因素,造成了市场的这种不稳定性?对于经济的繁荣和萧条,对于资 本市场的疯涨和暴跌,经济学家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主编推荐

1.作者具有丰富的学识及经验,曾成功预警2008年经济危机以及2015年股市大跌。
2.了解股市泡沫,可以帮助人们掌握股市大趋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3.帮助投资者、政府等各方面有效应对泡沫,保持理性,维持经济稳健成长。

内容简介

在每一次股市狂升暴跌的背后,都有一个泡沫在形成、发酵并走向崩溃。泡沫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国家,而且就像火灾,具有摧毁一切的破坏力。它曾使荷兰十室九空,曾使法国几近暴乱,曾使美国经济萧条,曾使日本深陷“失落的十年”。因此,无论对投资者、对企业抑或是对公共部门来说,认识泡沫、预防泡沫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有效应对泡沫,有利于投资者,乃至全社会。 财经专家韩和元,通过对历史上典型泡沫事件的精准分析,成功挖掘泡沫形成与崩溃的原因,建构泡沫形成与崩溃模型,并提出相对的应对之策。 作者认为,无论是泡沫形成还是崩溃,都少不了人性的疯狂,有时也活跃着政府的身影。在我们无法干预政府行为、金融政策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理性方能独善其身。若想与泡沫共舞,也要抓住泡沫所处的阶段,选择进退的时机,才能保卫我们的财富。

价格说明

定价:为出版社全国统一定价;

文轩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受系统缓存影响,最终价格以商品放入购物车后显示的价格为准;

关于新广告法声明

新广告法规定所有页面信息中不得出现绝对化用词和功能性用词。

本店非常支持新广告法,但为了不影响消费者正常购买,页面明显区域本店已在排查修改,对于不明显区域也将会逐步排查并修改,我们此郑重声明:本店所有页面上的绝对化用词与功能性用词在此声明全部失效,不作为赔付理由。涉及“教育部声明”中的商品,均不代表教育部指定、推荐的具体版本,仅代表该商品的内容为指定、推荐书目。因极限用词引起的任何形式的商品赔付,本店不接收且不妥协。希望消费者理解并欢迎联系客服帮助完善,也请职业打假人士高抬贵手。